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故事對聯趣事:張之洞與梁啟超之間的對聯故事

對聯趣事:張之洞與梁啟超之間的對聯故事

2019-01-08 23:52:26未知大河之北謂之陽 0條評論

年少成名的梁啟超有一次想去拜訪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便按照禮節遞上了拜帖,為表謙遜,落款自稱“愚弟”。張之洞收到拜帖之後,看到這個落款卻大為惱火,因為張之洞年齡比梁啟超大了36歲,而且張之洞作為朝廷一品大員,又是士林領袖,二十歲出頭的梁啟超何德何能竟敢與自己稱兄道弟。於是張之洞回信寫了一幅上聯:“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愚弟”。


梁啟超收到後立刻寫了一幅下聯送回:“行千裏路,讀萬卷書,俠士有誌傲王侯”。


張之洞


張之洞素來愛才,禮敬讀書人,見到梁啟超的下聯,頓生好感,請梁啟超到總督府麵談。兩人見麵之後,張之洞又拋出了一幅精心準備的上聯:“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四水”是江漢黃淮,即長江、漢江、黃河、淮河,其中長江排名第一;“四時”指春夏秋冬,其中夏季排在第二;武昌古稱江夏,張之洞身為湖廣總督,坐鎮大清國版圖正中央,是大清朝最顯赫的封疆大吏之一,所以敢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麵對如此氣勢恢弘的上聯,梁啟超不卑不亢,從容回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生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後?”


“三教”指儒、釋(佛)、道,其中儒教居首;“三才”指天、地、人,其中人才居末;梁啟超是儒生,雖初出茅廬,但也不甘居人下。張之洞大為讚歎,直言後生可畏,從此對梁啟超格外關愛。


梁啟超


梁啟超的老師是康有為,上篇也寫到章太炎寫對聯罵康有為是妖孽和老賊,“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最後兩個字“有”“為”正是他的名字,而“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老而不死是為賊”。不過康有為在當時名氣還是非常大,被稱為“康南海”“康聖人”,章太炎也是因為不滿“康聖人”這個名號,諷刺康有為發瘋,“倘若發瘋想當皇帝倒也罷了,中國有過幾百個皇帝;但他竟然發瘋想當聖人,中華四千年也僅有一個聖人(孔子)。”但是康有為門下有梁啟超這樣名滿天下的學生,自然也有底氣,梁啟超更是不遺餘力塑造康有為的形象。直至大清滅亡、民國成立之後,梁啟超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任教,與另外三外國學大師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並稱為清華四大導師。陳寅恪曾經給清華學生們一幅對聯:“南海聖人再傳弟子;大清皇帝同學少年。”意思是梁啟超是康有為的學生,你們是梁啟超的學生,因此你們是康有為的再傳弟子;王國維是溥儀的老師,也是你們的老師,因此你們和大清的宣統皇帝是同學。由此也不得不仰視清華大學的譜係之高啊!


再說回章太炎,人稱“章瘋子”,因為這位仁兄的脾氣實在是火爆,罵遍王侯公卿及各界各流自不必說,他每每把最高統治者罵得體無完膚。1904年慈禧太後的70大壽,朝野上下舉行了極為隆重的萬壽慶典。當時正在獄中的章太炎寫下了這樣一副著名的對聯,上聯是:“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歎黎民膏血全枯,隻為一人歌有慶。”下聯是:“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壽諸疆無。”


上聯是諷刺慈禧太後為了奢糜無度,修建“南苑三海”,即中海、南海、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則是嘲諷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時,慈禧化妝成漢族老婦倉皇出逃到西安的狼狽情景。下聯則是痛罵慈禧每次過壽都置國家安危、民族存亡於不顧。五十歲整壽時中法戰爭不敗而敗,割讓琉球;六十歲時因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致使甲午戰敗割讓台灣;現在正是日俄戰爭,兩國為爭奪中國東北而大打出手。都說“萬壽無疆”,慈禧過生日才真真是“萬壽無疆”啊!


章太炎


章太炎甚至罵出了品牌,人們一聽到有才華的罵聲便安在他的頭上。他另一次著名事件是跑到總統府大罵袁世凱,還砸了東西。袁世凱不敢相見,隻好說章瘋子這次是真瘋了,以讓人帶他去看病為名才把他拉走。之後袁世凱每月給章太炎500大洋的京城第一高薪,還給他配了一名廚師和兩名仆人侍奉。章太炎是錢也收了,飯也吃了,照罵不誤。當時大總統袁世凱的北洋軍和孫中山的革命軍正打得不可開交,有一幅著名的藏頭對聯,上聯是:“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下聯是:“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隻念前麵一個字,便是“民國何分南北?總統不是東西!”當時人們以為這出自章太炎的手筆,其實這幅對聯的作者是經學家王湘綺。


章太炎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對聯,那是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出版後,胡適特送了一本給章太炎,下署“胡適敬贈”。一生尊奉傳統文化的章太炎對胡適倡導的白話文運動非常不滿,於是給寫了一封白話文的回信諷刺胡適,抬頭便把文言文中的“某某勳鑒”寫“適之你看”(胡適,字適之),倒也與“胡適敬贈”相映成趣。


值得一提的是,章太炎在日本時,樓上住著一位中國留學生,某日這位留學生喝醉了酒,直接站在二樓往下撒尿,尿了章太炎一頭,章瘋子哪能受這樣的奇恥大辱,顧不上出對聯,直接罵街。哪知對方也不是廢柴,跟章太炎對罵竟然不落下風,原來這位留學生就是黃侃。第二天酒醒之後的黃侃登門道歉,並拜章太炎為師,日後終成一代大師,不僅繼承了章太炎的博學,也繼承了章太炎的暴脾氣,順帶也跟胡適過不去。黃侃與胡適同在北大任教授的時候,作為新文化運動旗手的胡適視傳統文化為糟粕,黃侃經常與胡適爭論。有一次胡適說京劇比起西方的電影太落後,比如說《秦瓊賣馬》,竟然隻用一根鞭子代表馬,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就應該牽一匹真馬。胡適正講得高興,黃侃起身打斷他:“適之,適之,那要是演《武鬆打虎》呢?”


胡適在蔣介石麵前輕鬆地翹著二郎腿


胡適倡導白話文,所以他並沒有什麼對聯流傳,在他死之後,曾經被他當麵羞辱過的蔣介石為了表示對他的尊重,所贈的挽聯也是用白話文寫的:“新文化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新思想的師表。”


無論是翰林出身的張之洞,還是戎馬出身的袁世凱、蔣介石,甚至連慈禧太後這樣的人,對待知識份子的態度都是非常寬容的,哪怕是尖刻的批評甚至挖苦嘲諷,也忍氣吞聲,聽之任之。沒有打擊報複,更沒有人格汙辱。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趣事故事張之洞梁啟超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