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故事那些“唇槍舌劍”的對聯事兒

那些“唇槍舌劍”的對聯事兒

2021-04-27 23:00:29文偉青青導讀對聯雜誌 0條評論

自從陸士龍和荀鳴鶴的對答經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渲染傳播之後,後世的學士文人們便照葫蘆畫瓢,有樣學樣,在楹聯這個領域之中以各種各樣的奇談妙語、奇聯妙對紛紛展露著自己的才華。你一言我一語,看似應對,實則掛羊頭賣狗肉,或戲謔或譏刺,或指鹿為馬,或指桑罵槐,甚至反複駁難,即所謂唇槍舌劍也。果然,他們的應對之語也被後世的劉義慶們,如梁章钜、吳恭亨、胡君複、張伯駒、許少宣、黃式蘇、朱應鎬等人記錄了下來,流傳於後世……


清代泗州有個人叫作楊文敬,生平不詳,但其人“風概豪爽,倜儻不羈,尤喜詼諧”。這人在當山東巡撫之時,幕府中有兩個姓胡的幕僚,年紀輕的那一位,仆人衙役們皆稱他為“小胡先生”。有次楊文敬跟幕友們在一起談事情,仆人找這位小胡有事,就在門外喊了他一聲,楊文敬一聽,當即便送了一對給他:


老而不死;

小胡先生。


眾人一愣之下,皆齊聲稱妙:聯中老小生死之對自不必多言,“而”對“胡”,乃是楊文敬巧用“借對”手法,借“胡”字作為虛字所含之意與“而”構成對仗。“胡”作為虛字時,表示疑問或反詰,乃“為什麼、何以”之意,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便是“為什麼還不回去”之意。

某日,楊文敬在府上宴客,客座首席乃統製馬龍標。這位馬兄乃回人,篤信回教,所以席上都是牛羊雞鴨之類的菜。酒過三巡,楊文敬看看滿桌子的酒菜,再看看馬龍標,笑著說:“餘有一對,久思未得,今日見君,必須借用。”馬龍標笑道:“借什麼借啊,中丞大人但用便是。”楊文敬笑道:“好,‘雞鴨雜’這三個字,以尊姓大名作對如何?”眾人頓時哄堂大笑,馬龍標也笑,連稱捷才。

玩笑須講究分寸,若是謔過了頭,便成了虐。不過有的人本來就不是想要謔的,他分明就是要虐,比如下麵這兩個寫聯的。


圖片



張佩綸,字幼樵,號簣齋,直隸豐潤齊家坨人,晚清時期名臣,民國才女張愛玲的爺爺。據說他少年就學時,反應敏捷,數千字文章一揮而就;而他孫女兒說“出名要趁早”,自然是遺傳了她爺爺的基因。此公早年任職京城,以彈劾大臣而聞名。中法戰爭初起,他力主抗戰,馬尾戰敗後,被奪職流放張家口。甲午戰爭期間,被彈劾幹預公事,遷居南京。此公名聲不大好,書上說此公“脅肩諂笑,附勢趨炎。”閻敬銘、王慶雲曾當麵嗤笑他、揭他的短,他也毫不介意(我想他不可能不介意,隻是把這二位大佬沒法子而已:閻乃京官,任過兵部尚書、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賜黃馬褂;王是封疆大吏,任過四川總督、兩廣總督)。光緒甲申馬江一戰(即1884年8月23日馬尾之戰,史稱“馬江海戰”),張佩綸聞炮先潰,福建水師覆滅,馬尾船廠被毀,尤為舉國所唾罵。當時李鴻章的北洋水師亟需人才,而張佩綸學問淵博,與張之洞並駕,李鴻章起了愛才之心,於是張入了李之幕府。話說李鴻章有個女兒,小名菊藕(即李經璹),也懂詩詞歌賦,雖無十分姿色,倒也端莊周正,隻不知道這姑娘是眼界過高還是怎樣,總之年過三十還沒嫁人,待字閨中,成了剩女。而那時張佩綸已年近花甲,原配夫人死了還不到一年,他卻想再找一個,書上說他“續弦之念甚熾。”某天,李鴻章到了張佩綸書齋,張一見機會到了,於是盛讚他女兒機敏聰慧。李鴻章歎了口氣說:這小妮子的資質原本也是不魯鈍的,隻可惜蹉跎到了如今,你能幫我物色一個嗎?張佩綸問道:“以何門地為標準?”李鴻章說:“能如君之文章學術足矣。”李鴻章話剛出口,隻見張佩綸“噗通”一下便跪倒在地,自稱“女婿”,拜謝再三。李鴻章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是萬萬沒想到居然這老小子唱了這一出。然而迫於情勢,他不得不答允了。於是張佩綸回家把胡子剃了,把三十多歲的李經璹娶進了門。李鴻章跟他之間的關係,驀然從主賓變為了翁婿。張於危難中得李鴻章援手,連親閨女都給了他,因此對李鴻章充滿了感激。當時於式枚先生也在李氏幕府,眼睜睜看著張佩綸上演了這一出好戲,於是撰了一聯譏刺他:


老女配幼樵,無分老幼;

東床即西席,不是東西。


圖片



於式枚,字晦若,廣西賀縣人,光緒六年進士,充李鴻章幕僚多年,李之奏牘多出其手,擔任過清史館副總裁、清史稿總閱等職,其學問之優長,那是無須多言的。此聯之老女,自然是指李經璹小姐了;幼樵,乃張佩綸的字。東床,即東床快婿之省稱;西席,據《楹聯叢話》的作者梁章钜所著的《稱謂錄》卷八載:“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麵,設幾。故師曰西席。”所以後來尊稱受業之師或幕友為“西席”。這個聯就已不再是開玩笑了,而是真正指著張佩綸鼻子罵。但即便是罵,也自成文章,所謂唇槍舌劍者也。奇妙的是,“張不以為恥。”看來他已得李宗吾之真傳,精通厚黑學之厚了。張愛玲有這樣的爺爺奶奶,遺傳他們的文學基因是很自然的,至於她年少成名,則跟她自己的努力和際遇有關了。

張佩綸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病死於南京,終年五十六歲。又有好事者撰了一副七言聯:


三品功名丟馬尾;

一生癡福仗蛾眉。


上聯之“馬尾”,即指令張佩綸丟掉功名的“馬尾之戰”,其時張以三品卿銜會辦福建海防事宜,兼署船政大臣;而下聯的“癡福”,即所謂“傻福”也,糊裏糊塗、莫名其妙得來的福氣,自然是指他沾了老婆的光,得到了李鴻章的賞識和重用。“馬尾”與“蛾眉”之對,既工且巧,自是出於當行作手之手筆了。

上麵這兩個故事,出自民國的雜誌《餘興》1921年第7卷第2期,作者不知何許人也,但可以肯定這是個不大嚴謹的人,因為李經璹嫁給張佩綸的時間為1888年,年方22歲;又說張佩綸其時“年近花甲”,則更是無稽之談,因為張去世時也不過五十六歲而已。事實上,張其時剛好40歲,不惑之年。這個作者大概是沒當過父親,試問這世上有哪個為人父者願意把自己的親閨女嫁給一個快退休了的老頭子?哪怕他潘安在世,宋玉重生呢。再說60歲的潘安和宋玉,隻怕也未見得會有多美。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唇槍舌劍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