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名人對聯陳澹然的楹聯

陳澹然的楹聯

2018-08-16 22:16:06西灣農夫銅樅民風民俗 0條評論


陳澹然,生於鹹豐九年(1859年),字劍潭,號晦堂,自號老劍。樅陽縣儀山(現屬湯溝鎮)人。其幼時從父讀,聰慧好學,才思橫溢,九歲便能提筆作文。稍長,師事方柏堂(方宗誠)先生。18歲應桐城縣試,文壓群芳。光緒十九年(1893年)恩科舉人,授資政大夫。

陳澹然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但其一生在處滄桑之亂世,抱國家之悲切中,懷才不遇,浪跡風塵,窮愁潦倒 ,壯誌未酬,於1930年客死於當時為安徽的省城安慶。作為樅陽一代名士,陳澹然有胸積萬壑的學識,常語出驚人。除了“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一經典的戰略名言外,一生勤於著述,著作等身,浩瀚宏富,大多論治國強國之道,卻鮮為後人知,今收集整理陳澹然先生幾則楹聯,且留存之。


 一


陳澹然先生恃才而曠達,書生意氣,性情率真。所以,在為人處事上,自負昂然,俯瞰一切,似鶴立於雞群。在學術上,更是另辟蹊徑,不趨勢,不迎合,不應世,自成體係。他雖然身為桐城(樅陽)人,但他對當時正享譽並影響中國文壇數百年的“桐城文風”為“寡婦文學”,意思是說所謂“桐城派”的“家學”,是囿於抱楊樹根洗澡的框架之內,亦步亦趨。但陳澹然先生也有可愛真誠的一麵,麵對世人稱其為“狂士”“野才”之惡名,他不屑一顧,嗬嗬一笑,卻對先賢鐵骨禦史左光鬥寧死不屈的氣節甚為感慨,並對“桐城派三祖”之一劉大櫆先生的文章,又情有獨鍾,常說“世之論桐城文者,每稱望溪(方苞)以學勝,海峰(劉大櫆)以才勝,姬傳(姚鼐)以識勝。餘獨愛海峰文章,意到筆隨,氣勢壯闊!”其曾在湯溝豐樂書院撰聯:

滄嶼忠節,海峰文章,巍然先正遺風,廊廟江湖皆事業;

浮渡夕陽,白雲青鳥,葆此名山間氣,乾坤雷雨待賢豪。

當時的豐樂書院,對樅陽讀書人影響甚遠。先生在上聯中,提及滄嶼(左光鬥)的氣節,海峰(劉大櫆)的文章,以東鄉群英薈萃的人文入題。下聯以老桐城八景中的“浮渡夕陽”“白雲青鳥”自然景觀相襯,寓先賢之遺風,寄希望與後輩,讀來令人振奮。


陳澹然先生學問高深,知識淵博,但他的內心世界又是孤獨的。先生雖有納天下經緯之才,但其一路風雨兼程走來,磕磕碰碰,大都是在顛簸流離之間,他在孤芳自賞的同時,又何嚐不是在痛苦的煎熬之中。先生曾作聯自嘲:

功名事業文章,今歲已無望;

嬉笑悲歡怒罵,明年可再來!

 先生此聯用非常詼諧的語氣,很是無奈地道出幾分辛酸的人生況味。雖然他的“功名事業文章”處處碰壁,但他愈挫愈勇,並不灰心失望,在“嬉笑悲歡怒罵”中期許與等待,也可謂是充滿鬥誌的一生。




 陳澹然先生曾在寓居南京時,先賣文為生,後入江蘇督軍齊燮元幕,任江蘇省通誌局局長。不久,孫傳芳驅逐齊燮元而自為五省聯軍司令,先生絕不附從,回鄉寄寓於省城安慶,閉門不出,埋頭著書,清苦度日。直到民國十七年(1928年),出任安徽大學教授,主講《中國通史》,期間,有人請先生為安慶大觀亭撰聯:

長江水,淘不盡、大英雄,笑世間、成敗興亡,隻稱得、一局殘棋,半杯濁酒;

劫火灰,燒未完、好風月,看此處、煙嵐花鳥,才識那、聖賢道理,名士文章。

 看得出,先生已經看淡了人生與世情,隻不過是“一局殘棋,半杯濁酒”,對待自己的“道理”與“文章”,有了“劫火”般的禪悟,雖然一切都是過眼煙雲,但真名士,後人自有評說。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楹聯陳澹然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