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中考卷又現病聯(評述對聯題之一)

中考卷又現病聯(評述對聯題之一)

2021-06-18 22:53:40雲帆高揚阿揚說聯 0條評論

一年一度的中考在各地上演著,每年中考語文卷上的對聯題總是讓人亦喜亦憂。喜者,說明命題人重視傳統文化的弘揚;憂者,總有些不合律的對聯出現,缺少專業把關者。即使有著參與中考命題這樣的“資深語文老師”,也難以避免出錯,可見楹聯普及工作之必要和緊要。

請看2021年重慶市B卷中考語文試卷


  第一部分“語文知識及運用”第7小題“綜合性學習”


  (1)②用與“和”相關的曆史故事,補寫對聯。(2分)
  上聯:將相和有容乃大成經典
  下聯:☐☐☐鄰裏相讓傳佳話

圖片

  命題者的出發點很好,將曆史和語文融合,促進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俗話說“文史一家”嘛。可令人驚歎的是題幹中明確寫著“補寫對聯”,而這“對聯”卻不合律,上下末字均為仄聲收尾,且句中亦平仄不諧、對仗不工,是百分百的病聯。這是標準的誤人子弟,可謂害人不淺。

  2021年德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試題
  第一大項是填空(10分)第2題其(5)文字如下:
  劉鳳誥因其貌不揚,乾隆心有所嫌,皇帝吟出上聯:“獨眼不能登虎榜。”劉鳳誥應聲對道:“半月依舊照乾坤。”乾隆又道:“東啟明,西長庚,南極北鬥,誰是摘星子?”對道:“春牡丹,夏荷花,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皇上對他頷首讚歎,封他為探花了。請從對句“牡丹”“荷花”“菊”“梅”中任選一詞,寫一句完整的古詩:__________________
  這道題目,角度新穎,由對聯故事引向古詩默寫,增加了試題的趣味性,可以緩釋學生應試時緊張的心理。然而這則故事顯然是今人所編,故事中的對聯在平仄、對仗上多有毛病,一個響當當的探花郎是不會犯這樣低級錯誤的。龍眼識珠,鳳眼識寶,可見選材需要有一雙慧眼。
  其實,關於劉鳳誥的對聯故事並不少,咱們分享兩則。

圖片

  一
  劉金門侍郎鳳誥才思縱橫,涉筆成趣。有人以佳紙乞壽聯,值其據案作書,遂問:“生在何時?”答以“十一月十一日”。即書此六字於紙。其人怒甚,不敢言。侍郎複問:“若幹歲?”答曰:“八十正壽。”遂複書曰:“八千春八千秋。”其人乃大喜,稱謝而去。
  八千春八千秋:《莊子·逍遙遊》中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為後世祝壽者常用典故。


  二
  宣武門外上斜街趙象庵舍人家,菊花最盛,自號菊隱。花時過客如卿。聞其初未著名時,來觀者率不通謁,亦不問主人為誰。一日劉金門先生同京朝官借其園亭賞菊,酒闌,主人出素紙求先生楹帖,且乞新製。問主人有何好,答雲:“無他好,惟愛菊如性命耳。”先生信手書雲:“隻以菊花為性命。”而未有對語,複問主人何姓,答雲:“姓趙。”乃一揮而就雲:“本來鬆雪是神仙。”一座歎其工敏。
  對句中的“鬆雪”,一語雙關,既是自然物,可與上聯中的“菊花”相對,又為趙孟頫之號,暗切趙姓,對主人是種恭維,故“一座歎其工敏”。

圖片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中考病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