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詩聯寫作與微創新

詩聯寫作與微創新

2021-07-05 22:16:44曾小雲曾聯惠對聯課堂 0條評論

黃庭堅《答洪駒父書》雲:

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爾。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

《達芬奇的密碼》作者丹·布朗說:

我的每一頁小說,如果我要給它加注,可以加九頁注釋。一個好的作家,你的每一句話都要有來路。寫作的時候,你要為你的每一個詞、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負責任。

王爾德說:

第一個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個用花來比喻女人的是庸才,第三個用花來比喻女人的是蠢材。

薛雪《一瓢詩話》雲:

詩文家最忌雷同,而大本領人偏多於雷同處見長。若舉步換影,文人才子之能事,何足為奇?惟其篇篇對峙,段段雙峰,卻又不異而異,同而不同,才是大本領,真超脫。

黃庭堅和丹·布朗都強調寫詩作文要有“來處”“來路”,可謂指出詩文寫作的正道,當然同樣適用於對聯寫作。這點對初學者尤其重要。

很多初學者遣詞造句一無依傍,常常把憑空從腦海裏第一時間蹦出的詞語入詩入聯,殊不知這些詞語往往是不地道不正宗的。

那麼,什麼樣的詞語才是地道正宗的呢?

就是前人用過的,用前麵兩位作家的話說就是有來處的、有來路的。

當你寫出一句話,你就要去想想,前人有沒有這樣寫過?有沒有這樣搭配,有沒有這樣比喻,有沒有這樣選用意象?

如果沒有,你就要小心了。你所寫的很可能是不地道不正宗的文字,是不能引起讀者審美共鳴的文字。

也許你會說,如果字字句句沿襲前人,不是沒有創造性、創新性嗎?

就像相傳王爾德那句關於用花比喻女人的名言所說,我們不是都要成為庸才和蠢材了嗎?

為此,我要引用一個關於創新的新理論——微創新。

什麼是創新?根據創新理論之父熊彼特的定義,創新就是舊要素、新組合,也可簡稱為組合創新。創新不是從無到有,也不是全部自己發明,而是有一套係統的方法論。

跟這個觀點高度契合,美國兩位專家德魯·博迪、雅各布·戈登堡提出了微創新理論。

兩人在暢銷書《微創新:5種微小改變創造偉大產品 》中,提出了一種係統性創新思維——微創新。

這種觀點認為創新並非來自天馬行空、驚世駭俗的發明,而多是通過在現有框架內進行微小改進,結果卻非同凡響、創意無限。

微創新理論原本用於產品製造,但同樣適用於藝術創造。所有藝術創造,都是基於已有基礎和框架進行的小改和微調,完全顛覆性的作品是沒有的。

天才如李白杜甫,他們的詩句哪怕是名句當中往往能看到前人的影子。他們隻不過是進行了小改和微調。

黃庭堅所說的點鐵成金,這個鐵,就是“古人之陳言”,就是原有的框架。作者之能夠點鐵成金,好像有很大的本事,其實隻是微創新的結果。

反觀王爾德的那句名言,似乎在強調創新的重要性,頗能迷惑一些人。但它在實踐中是根本不可行的。

事實上,全世界的詩人、文學家,絕不僅僅隻有三個人把花比喻成女人,但他們中的不少人絕不是庸才和蠢材,而是公認的天才。比如中國的曹雪芹、喬羽(耳邊傳來喬老爺子的“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那麼,這些天才不怕別人質疑自己抄襲、模仿嗎?不會。

因為他們知道,沒有傳承,就沒有創新。

他們能夠像薛雪所說“於雷同處見長”,能夠“不異而異,同而不同”,這個“不異而異,同而不同”,其實就是小改、微調,就是微創新。他們是大本領人,盡管所作的隻是微創新。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創新詩聯寫作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