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對聯賞析荊風陶對韻,楚雨醉聯花 ——高寒對聯賞析

荊風陶對韻,楚雨醉聯花 ——高寒對聯賞析

2018-12-08 22:46:06曾凡漢湖北省楹聯學會 0條評論

      高寒女史乃荊楚聯苑傲然綻放的一枝絢麗的奇葩,讀她的對聯,如沐春風,如飲甘醇,定會受到感官的愉悅和精神的陶醉。借用杜甫評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一句話,高寒的聯作也應了“筆落驚三楚,聯成泣四鄰”。她擔當於使命,授課於東亭;操觚於藝苑,活躍於聯壇。曾被中國楹聯學會授予“最佳楹聯創作者”光榮稱號。本文僅就高寒楹聯寫作的技巧方麵,作一些簡要的賞析。

      一是構製奇巧,立意高遠。立意是決定作品質量高低優劣的首要問題,包括楹聯在內的一切詩文和所有文學作品概莫能外。對聯的創作更重在立意,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過:“理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王夫之在《薑齋詩話》中更明確地指出:“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在對聯創作中,意不僅要立,而且要高。高寒深知此理,往往一聯之出,則意在言先,以意取勝。如《讀〈回鄉偶書〉》:“多少年未改鄉音,杖履步村頭,有兒童問起;浮沉事俱成舊夢,風雲拋世外,作落葉歸來。”此聯曾獲中國楹聯“迎新水榭”論壇pk第一名。聯語就原詩意境申發,上聯概括原詩內容,言一位老軍人苦熬幾十年軍旅生涯,老大歸來,鄉音未改,兒童不識而笑問,屬敘事;下聯緣事抒情,言那些沉浮世事,隻是一場舊夢,無須觀照,人老了,落葉歸根。深刻表達記住鄉愁的主旨,借典事立意,高遠別致。再如《鸚鵡洲》:“一篇賦才高諸子,靈鳥擬重生,看戛玉鏘鏘,飛鳴句句;千餘年月滿汀洲,古樓須更上,正舳艫遙接,江水長流。”鸚鵡洲乃武漢一地,聯家借地詠懷,借景抒意。上聯借東漢賦家彌衡曾於江夏(武漢地區)作《鸚鵡賦》之史實,加以申發。此賦首句提到“靈鳥”,不過“靈鳥”已重生,才有了今日武漢之鸚鵡洲,而且是“戛玉”“飛鳴”,氣象萬千。下聯是從武漢曆史底蘊說事,登樓遠眺,月滿汀洲,舳艫千裏,赤壁之戰的故事曆曆在目,從而得出“江水長流”的結論。一曲“江水長流”,不僅是武漢人事生生不已的曆史造化,更是宇宙無窮的自然規律。借一鸚鵡洲,有如此精深的立意,可見聯家構製之奇巧,思維之開闊。


      二是感物生情,情由境生。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篇》說:“物色之動,心亦搖焉。”外界景物觸動心靈,心靈激動起來,於是借外界景物把激起的心思表達成作品,這就是情隨境生。高寒撰聯多體物生情,緣情取勝。一個“情”字,貫串於高寒聯作的全部。我們常說表情達意,文學作品如果沒了情意,則味同嚼臘,不會感人。高寒是個感情豐富的聯家,作品中表達出的家國情,山水情,親友情等等,無不纏綿悱惻,催人淚下。請看《題東湖》:“行數步得清涼,但看青荷舉水,碧柳呼鶯,諸君莫羨西湖好;溯千年承絢爛,遙思屈子吟歌,楚王擊鼓,勝跡應教玉笛新。”一幅東湖景,幾多故土情!作者是喝著東湖水長大的,自然會感物生情,盡情歌詠之,讚美之。上聯感物生情,東湖之景美得讓人陶醉。步行的是清涼之地,眼觀的是青荷碧柳,耳聞的是燕唱鶯啼,美不美,家鄉水,哪個還去羨西湖好呢?下聯懷古生情,武漢曆史悠久,勝跡無數,僅從東湖看,就承載了文明的絢爛。屈子、楚王、李白等皆有遺蹤,如此厚重的曆史,怎不叫人觸景生情?情之所至,意旨明矣。再如《題冬至》:“節序催新曆,憑幾番舒柳飛葭,不日望中淑氣勃;鄉關對故知,溫一壺圍爐促膝,此時窗外雪花輕。”此聯乃第一屆中國對聯甘棠獎“十佳聯作”提名作品,聯語中提到的新曆淑氣、鄉關故知、圍爐老酒、窗外雪花等意象,無一不是境由情生或說緣情布景。說到冬至,自然會聯想到農村景,鄉土情;聯想到恬靜的景致,溫馨的情調,從而達到歌頌新時代、傳播正能量之主旨。

       三是靈動造語,力圖鮮活。我國曆代的詩聯大家,都很講究寫作中字、詞、句的活用。他們認為:“詩貴活句,賤死句。”(吳喬語)。吳喬這裏所說的“活句”,指的就是作品語言的生命力。意思是說語言要有生命。詩人聯家要學會用有生命的語言,來構造有生命的藝術形象。唐初四傑之一的盧照鄰說:“下筆則煙雲飛動,落紙則鸞回鳳驚。”都是強調寫作詩聯,遣詞造句,一定要在“活”字上下功夫。一字用活,全篇皆活。高寒聯作中的語言,不陳式,不呆板,落筆如遊龍走鳳,開言似警燕驚鴻。如《題風動石》:“補天不濟,立勢不欹,佇東山冠甲一峰,摩霄摘鬥猶緘默;契鷺以飛,挾風以舞,支寸柱巍昂千浪,卷雪驚濤亦泰然。”其中“巍昂千浪”對“冠甲一峰”,“卷雪驚濤亦泰然”對“摩霄摘鬥猶緘默”,就“風動石”而言,是何等的高超,何等的生動!詠物即寫人,作為一種精神,一種氣質,又是何等的高尚。這就是嫻熟的組詞造語功夫使其然也!再如“花木濕青階” “梵音沉黛壑”(《題天目山》),其中的“濕”和“沉”;“驚有奇才彰繡錦”“忍教孤旐引香魂”(《題沈壽》),其中的“彰”和“引”,皆精心挑選最貼切、最富有表現力的字眼來表情達意。可見作者用字神奇,表達靈動。煉字鍛句之精確穩妥,奇特巧妙,已達到爐火純青之境界。


      四是鋪張使透,淋漓盡致。高寒以寫長聯見長,常用鋪排之法,鋪排的主要美學特征乃是淋漓盡致,窮形盡相,暢酣達意。即通過多側麵地描繪、抒發,以渲染環境、氣氛和情調。高寒聯作中的“駢偶思維”是非常穩妥的,《聯律通則》中的六條規定,在高寒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特別是“形對意聯”,組邊妥貼,做到了上下單邊聯所表達的內容統一於主題,一個中心,兩個側麵。在分述中顯張力,於鋪陳處見功夫。試看例子:“高猿傳響,雅士吟愁,十二峰名並九華,迭嶂聳雲邀客棹;浪勢鯨奔,山形虎踞,七百裏劍斫雙壁,寒煙帶雨入江流。”(《題三峽》)聯語中既有自對,又有互對,既寫古人遺韻,又描物象特征,其間不乏悲歌壯懷之景色,驚世駭俗之聲威。把一個古今名盛、巍峨聳世、蘊涵豐厚的三峽推向人們的麵前,如不用鋪寫之法,輕描淡寫恐怕難當此任。再如:“樓宇融威儀造化,碧瓦朱甍,看四維水與增清,山與增厚;祖風衍德業嘉名,垂祥納福,庇千載天之許泰,地之許安。”(《題大冶徐太莊永泰堂》)此聯為刻掛聯,上下聯中亦有自對,其中“水與增清,山與增厚”和“天之許泰,地之許安”,複用了“增”和“許”,痛快淋漓,渲染使透,以達極致。同時在組邊上分得開,不合掌,上下比各司其職。上聯寫樓宇建築的古樸與雅致,下聯寫祖訓家風的德行與厚重。兩者統一在讚頌“永泰堂”深厚的曆史人文內涵之上。

      以上賞析,僅為窺其一斑。高寒聯作豐盈,題材廣闊,手法多樣,堪稱行家內手,實乃荊楚之楷模,女流之翹楚也!她的作品在各級各類競賽活動中獲獎甚多,在當地正麵影響很大。她開網頁,設講壇,對武漢地區楹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有聯讚之曰:“高手操觚,聯花放彩,挾漢調荊聲,直上琴台歌一曲;寒星照影,對韻迎風,將幽情睿智,去隨翰墨載千年。”


2018年11月寫於武漢江夏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高寒賞析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