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資訊書法上春晚與手寫春聯

書法上春晚與手寫春聯

2017-02-17 21:25:22江永龍書法報 0條評論

2017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展示了沈鵬、李鐸、張海、蘇士澍、孫伯翔5位書法家書寫的榜書“福”字,烘托了晚會的熱鬧氣氛,提升了晚會的藝術品位,增加了晚會中優秀傳統文化的含量。這是書法正式上春晚。本來是一件大好事,應該贏得很多點讚和掌聲,可是事與願違,雖有肯定,更多的卻是惡語,甚至謾罵。施以惡語、謾罵的人中有普通觀眾,也有不少書法業內人士。且後者言辭似乎更激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第十次文代會、第九次作代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於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書法上春晚,主動呼應習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反映了春晚導演和相關領導較強的政治敏感性。能在春晚這樣一個有億萬人關注、收看的重要舞台,安排書法界重量級人物展示中國書法藝術的魅力,既宣示了中央的精神,又展現了“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能增添“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這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應予以充分肯定。此前還有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就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這一《意見》趕在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前印發,也是別有深意的。兩者前後應和,都是給人鼓舞、讓人歡欣的事。

  一件事你用積極的眼光去看,會覺得它閃光,用消極的眼光去看,會覺得它刺眼。很多人內心深處有個非常頑固的自我,執念很重,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認為自己所思所言所行是對的,總是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客觀世界,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審視周圍事物。《管子·心術上》說“有道之君”是“其應也,非所設也;其動也,非所取也”。意思是講:修為好的人應物處事,不是出於自己的主觀籌劃和擇取,而是清靜無染地去對待。那些對春晚上的書法評評點點、議論短長的人,不從根本、從大局、從深處著想,而是偏頗地拘泥於一個字的筆畫得失,是為舍本逐末。再者說,書法賞評在可品可鑒中又具有不確定性,見仁見智。此時不去發掘宣傳書法上春晚的積極意義,卻狹隘地糾結於細枝末節,真是不知其可。

  就在為此事不悅的時候,又出現一件讓人高興不起來的事。大年初三,一友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剛才出去轉了一圈,一條街,隻有一家是手寫春聯。大家看看有啥問題沒有?”我看到朋友的發問後,當即也騎著自行車到大街小巷轉了一圈,竟一副手寫春聯都未看到,清一色的印刷品(隻有我家的是手寫春聯)。我不禁感歎:悲哀啊!書法;悲哀啊!手寫春聯。這種“悲哀”揭示了一個客觀事實——手寫春聯在眼下已鳳毛麟角,很難一見。

  正在朋友圈熱傳的中央電視台“開講啦”節目中,陳振濂先生講到他家的春聯也是自己寫過後的印刷品,並且講到一印就是幾千張。陳先生的話雖然是回答一現場觀眾提問,但同樣也說明手寫春聯已被印刷春聯擠兌得難有立錐之地。這是一件更該引發人深思的事。

  手寫春聯之所以會出現目前的窘境,是因為社會發展的快節奏使生活所涉及的物品日益工業化。此時,如果不切實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工業化和現代思潮就會背離曆史積澱而吞噬或覆蓋優秀傳統文化,致使其聲音越來越小,生存區域越來越窄。如何保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一篇大文章。《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適時出台,必將起到拯墜起溺的積極作用。

  就手寫春聯而言,須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在看到其窘境的同時,還要看到另一個原因——通常用的紅紙質地較差,顏色往往不正不亮,且經陽光照射易於敗色。不像印刷春聯,一年下來紅色還很鮮亮。因此,在提倡手寫春聯的同時,還要注意紙張的選擇,最好用萬年紅宣紙書寫,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建立在漢字基礎上的書法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門類,在堅定和彰顯文化自信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功用。如何正確認識書法、守望書法、推廣書法,任重道遠,需要反省的事很多,需要做的事更多。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手寫春晚春聯書法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