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資訊戴高峰:癡情楹聯五十載 做楹聯文化傳承使者

戴高峰:癡情楹聯五十載 做楹聯文化傳承使者

2018-06-07 23:25:08未知微巴陵 0條評論

“粉筆支支,卌載耕耘,播種花田樹圃;人生步步,六旬化育,追求舜日堯天。”今年63歲的戴高峰是嶽陽縣職業中專的退休教師,48年前,他對楹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至今已創作楹聯3萬餘副,曾在中國楹聯學會舉辦的“米芾杯”征聯大賽中獲得二等獎;他是嶽陽縣楹聯學會首任會長、中國楹聯學會會員,退休後仍致力於推動楹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初見戴高峰,是在嶽陽縣職業中專的一棟家屬樓裏。戴著老花鏡的戴高峰正在晨讀,身邊備著紙筆,每每看到精彩的章句,他就認真的摘抄下來,讀上兩句……“撰寫楹聯需要大量的積累,必須要不斷地從書本中、生活裏汲取養分,一刻都不能懈怠。”盡管已是花甲之年,但戴高峰卻從未停止過學習。


因學習成績好,初中時的戴高峰就時常被鄉親們拉著寫紅白喜事對聯。他寫的第一副對聯還有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有人要戴高峰一位當老師的朋友用“金輝”寫副嵌名聯。朋友知道戴高峰語文學得好,便要求他來寫。當時年輕的戴高峰沒有客氣,這樣寫道:“毛主席著作閃金光;農業戰線戰果輝煌。”“至今想起來,我都覺得不好意思,這哪是對聯,一句口號而已。”戴高峰告訴記者。


 “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通過閱讀大量專業的楹聯書籍後,戴高峰對這句古語有了深刻感觸,才知道對聯要有平仄,上下聯要如何安排句意。隨後經年累月的涉獵中,他對楹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沉迷其中,開始嚐試創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村裏大小集會對聯都是戴高峰來寫,村民的紅白喜事的對聯也都請他寫。高中畢業後,戴高峰被安排到了村小當民辦教師。教學之餘的時間,他都用來鑽研學習楹聯寫作,至今從未間斷。


多年來,戴高峰參加的全國各類征文征詩征聯大賽,100餘件作品獲得特、一、二、三等獎,200餘件作品獲得優秀獎;其創作的楹聯作品被中華楹聯報收入大賽精英錄,多幅楹聯作品在《詩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發表,其傳略已載入《當代湘籍著作家大辭典》;2013年,戴高峰被評為“感動嶽陽聯壇十大人物”,2015年獲得嶽陽市第三屆文學藝術獎(楹聯)。 


在自己創作之餘,推廣、普及楹聯,讓更多的人感受這份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致力於楹聯事業發展一直是戴高峰孜孜以求的目標。1998年6月,他創辦嶽陽縣楹聯學會,並任首任會長。“學會創辦之初,可以說是‘光杆司令’,一無所有,一些辦公設備、材料都是我找領導、朋友、同學‘化緣’而添置起來的。”戴高峰說,楹聯學會像是他的手足、孩子一樣,真心期盼它茁壯成長、越來越好。


“楹聯短小精悍,傳承得好就是一張文化名片。”2000年起,戴高峰著手編排楹聯入門指導教程,經過反複研究和對各個細節的斟酌,他自編教材《楹聯寫作入門》,並帶進他的語文課堂,同時到鄉鎮、學校開設楹聯知識講座;在他的鼓勵和幫助下,一批青年楹聯愛好者迅速成長起來。時至今日,縣楹聯學會也由原來的50餘人發展到1000人,嶽陽縣成功創建“中國楹聯文化縣”,縣職業中專獲得中國楹聯學會授予的“中國楹聯文化教育基地”稱號。


67年的歲月裏,戴高峰癡情楹聯近半個世紀,許多時光都是在平仄對仗中度過。以後的時光裏,戴高峰表示他會繼續鍾愛著他的楹聯創作,為嶽陽縣楹聯文化傳承與發展不遺餘力。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楹聯使者癡情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