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資訊“中蘊杯”馬文化楹聯·馬賦獲獎作品確定(一)

“中蘊杯”馬文化楹聯·馬賦獲獎作品確定(一)

2019-02-28 23:37:55中國楹聯報楹聯天下 0條評論

揚蹄唯逐夢 奮步更加鞭

——“中蘊杯”世界馬文化楹聯及《馬賦》獲獎作品

“中蘊杯”世界馬文化楹聯及《馬賦》征集活動於戊戌孟夏啟動以來,在海內外一千多位楹聯和辭賦藝術家的大力支持下,於戊戌歲末圓滿地畫上了句號。本次征集活動,由中國楹聯學會、中華詩詞學會的專家及首都文化界的學者擔綱主評。評審結果經過公示,基本無異議。現將《馬賦》及馬文化楹聯獲獎作品刊發,以饗讀者。

特等獎:

蒙古馬賦

□山西  高中昌

大漠無垠,橫沙連碧;草榮其勝,原載其名。行造化而衍其生,天予乃駿;滋芊綿⑴以豐其秣,地毓乃靈。曰駿曰靈!是為何耶?得雲龍氣概者,蒙古馬也!爾來億萬斯年,潛通玄化⑵;千百劫難,吐納縱橫。終不辭生民以寄命,因馴得睿智而敏行。乃曰:歲月不磨,升華其品;厄危何阻?砥礪其形!

斯馬也!體弗巨魁,雄姿驍悍;肢非盡長,耐力疾行。兩耳峻如批竹⑶,若靜若動則警之異覺;雙睛清如瑩玉,或凝或閃則耀之性靈。當其臨風慷慨,攜韻長鳴,清越之聲或摶於碧落;若夫恣意激揚,馳威奮鬣,迅捷之狀或恍若彗星。

俊哉!甚矣!昂首揚鬃,恃而不傲;掀雲裹霧,狂而不顛。觀夫放浪形骸,蹄風交響乎陌野;依趨守望,逸思寧附於櫪欄⑷。化冷分寒,護群攜愛;不離不棄,何苦何艱?若乃敖包會之爭榮,雄風磅礴;那達慕之奪彩,氣象萬千。是時也!天地闊乎,百驍馳驟;風雷動矣,一騎當先!然其躍躍丹心,從不厭鼓鉦拓勢;殷殷遠誌,安止於獵賽邀觀?壯乎哉!行樸持勤,不辭鞍轡;馭時載世,永誌騰騫。雖萬裏而何遙?欣然負重;任八荒可盡達,豈待揚鞭?草亂沙荒,踏丘壑以識途;雲沉雨滯,破迷茫以奮前。曰至情也!曰至性也!安其步、靜其心,款段⑸於斜陽芳甸;爭其鋒、挺其險,擔當於鐵血關山。任是天驕弓影,雪帳雲旌;莽原飛檄,寒漠拒兵。立則氣定河嶽,奔則風卷雷霆。動為一團火,其熾其烈;靜為一座山,乃崢乃嶸。當突變處,不知驚乍;於凶險時,堪托死生!

嗚呼!敢生敢死,是其剛也;憐群惜仔,是其柔也;篤初守誌,是其恒也;識途知進,是其明也!德脈欣其遠紹,芳猷備而永承,精神壯乎不朽,駿業托以長興!負重任,躍錦程,載文明,行博愛,不息於生生。故歎曰:當孚盛譽焉,國馬明星耳!

注:

⑴芊綿:芳草茂盛貌。南朝梁元帝《郢州晉安寺碑銘》:“鳳凰之嶺,芊綿映色。

⑵潛通玄化:遵循自然規律,潛移默化。《李世民晉祠之銘並序》有句:“潛通玄化,不爽於錙銖;感應明征,有逾於影響”。

⑶批竹: 喻馬耳像竹筒斜削之形狀。

⑷ 寧附:安定和歸附。 元稹 《劉頗河中府河西令製》:“遂命試領州郡事,眾庶寧附,邊人宜之。”

⑸ 款段: 馬行遲緩貌。《後漢書》〈馬援列傳·馬援〉句“封援為新息侯……乘下澤車,禦款段馬。”

一等獎

馬 賦

 □浙江  何智勇

馬者,天上麟駒,人間龍友⑴。自軒轅而始乘⑵,同華夏而彌久。相並乾象,麗日在天;丕顯坤德,絕塵不偶⑶。是以其氣也昂昂,其容也赳赳。聳俊骨以開張,展英姿而抖擻。竹批雙耳⑷,躡雷電而追八風;鏡夾兩瞳,跨暑寒而空九有。大野與險峰乍過,振鬣長嘶;春風與秋月同行,飛蹄疾走。

若夫月支窟前,峰纏玉錦;渥窪池中,水漲綠雲⑸。若牧人也,則揮鞭於瀚海,複躍馬於昆侖。逐曈曨之彩旭,過蒼莽之要津。遂乃息騏足,倚驥身。卜佳地,籠瑞氛。宜遊宜牧,或散或群。水草時豐,接遠芳於關塞;穹廬肇建,帶晴翠於霞曛。於是上鐙鞍以命駕,供肉乳以養民。牧者開懷而大笑,馬群摩頸而相親。安代舞揚,映醉顏於篝火;馬頭琴起,傳淺唱於秋旻⑹。此則馬之仁也。

至若塵暗鄉關,烽明邊地。鼙鼓聲高,山河影碎。當斯時也,乃有英豪雲集而赴湯,壯士景從而攘臂。拯民眾於艱危,惟國家之念係。於是從戎馬而無回,投筆書而不避。驅紫燕而揮金戈⑺,搗黃龍而騁鐵騎。睛涵冷月,血殷戰馬之紅;髦怒朔風,波浸寒煙之翠⑻。裹屍身於馬革,一死安辭?標勳績於麟台⑼,九州得庇。此則馬之義也。

若乃稟天駟之精,備龍文之體⑽。陳明潔之豆籩,受春秋之牲醴。四方靈曜,溥恩澤而不衰;三眼華光,佑黔黎而未已⑾。是以德貫廟廊,祥生都鄙⑿。春風得意,騎佳駿而看花;佳偶同心,控飛驄而迎喜⒀。複有不忘舊恩,謹遵儒軌。效己力於困窮,同主人之生死。烏騅泣殘陽而緩鳴,的盧躍溪水而頓起⒁。此則馬之禮也。

至於耳淩遠以廣聞,目感光以夜視。聲傳天際,雖微細而能知;象印心間,即氣味而難逝。能尋久別之途,堪記經年之事。是以懷槽櫪之昔恩,逞廄閑之新誌⒂。追隨故主,顧影時鳴;依戀舊群,縈情最摯。複有載敏捷之詩人,閱江湖於浮世。亂花淺草,漫撫春煙;古道西風,高張吟幟⒃。實乃鳴雷噴玉,助才士之吟哦;回雪舞風,增文章之氣勢。此則馬之智也。

至乃縱驊騮,招傑俊。抱忠誠,礪堅韌。若馬幫也,踐一諾而馳奔,涉四方而轉運。輸百貨於邊陲,翻千山之雄峻。盡是餐風飲露之辰,每驚虎嘯猿哀之瞬。脊連瘦骨,攀犖確而仍前;蹄踏深泥,跋荊榛而屢進。終乃茶入中州,鹽歸邊郡。叟童感頌而情深,士女騰歡而香潤。此則馬之信也。

於戲⒄!馬有五德,相應五常。馱智信於衢路,總仁義為紀綱。人而如馬,則越途逾厄,經苦成強。精神翕赫,意氣昂揚。族而如馬,則啟負重之長征,宏圖徐拓;擎複興之大纛,初心不忘。國而如馬,則抒泱泱之豪情,直朝空闊;繼巍巍之遠誌,永向康莊!

讚曰:

史溯炎黃,光追堯舜。漢文九良,周穆八駿⒅。

汗血驍騰,乘黃勇奮⒆。曆塊煙收,過都電迅⒇。

彝鼎相輝,關山斯震(21)  。萬裏程開,五常心印。

亦健亦剛,乃和乃順。一馬當先,集我中蘊!

注:

⑴麟駒、龍友:都是馬的別稱。

⑵始乘:傳說黃帝服牛乘馬,故雲。

⑶乾象:乾卦中的龍,與馬並稱,故雲。坤德:坤卦以“馬”為象,故雲。

⑷竹批雙耳:杜甫《房兵曹胡馬》:“竹批雙耳峻,風入馬蹄輕。”

⑸月支窟、渥窪池:傳說中良馬所生之地。

⑹安代舞:蒙古族的傳統舞蹈。

⑺紫燕:良馬名。

⑻語出範仲淹《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⑼麟台:即“麟閣”,古代朝廷繪製名將畫像以祭祀的場所。

⑽天駟:相傳馬為天駟星之精。(龍文)駿馬名。

⑾三眼華光:民間信仰中的馬王爺。

⑿都鄙:城鄉。

⒀上句用孟郊《登科後》詩意,謂馬與科舉之禮。下句謂民間迎親之禮。

⒁上句寫項羽與烏騅馬事,下句寫劉備與的盧馬事,展示馬與主人同生死之禮。

⒂閑:馬廄。

⒃上句用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意,下句用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古道西風瘦馬”意。

⒄於戲:歎詞。

⒅漢文帝有九匹良馬,周穆王曾有八駿,故雲。

⒆汗血、乘黃:皆古代良馬之名。

⒇曆塊:經過山阜。過都:越過都市。語出《漢書·王褒傳》:“過都越國,蹶如曆塊。”

(21)  彝鼎:指代國家。


馬文化楹聯獲獎作品

一等獎:

生涯寄韓昌黎之歎,風骨憑李長吉以懷,縱槽櫪低嘶,猶似蕭蕭鳴北塞;

踏遍其幾萬裏平沙,洞穿彼數千年烽火,願甲兵盡洗,不辭日日放南山。

 魏豔鳴(江蘇南京)

二等獎:

看白駒過隙,赤兔追風,夢兮夢兮,時不我待;

喜八駿爭先,萬駑恐後,歌也歌也,國得其興。 康黎明(江蘇昆山)

中華蘊藉深,適贏得和諧環境,發展時機,瀚海龍人同引舵;

北國鵬程遠,休再誇周穆青驄,關公赤兔,草原駿業正逢春。

 楊懷勝(山西應縣)

誇形影如龍如豹如鴻,萬裏任星馳,猶相憶玉塞騰沙、檀溪躍浪;

論精神曰勇曰勤曰義,一朝雖齒暮,然莫輕識途其誌、伏櫪之心。

 郭彥波(廣東佛山)

其緒曰九天龍種,其神封三眼明王,意態自昂藏,齎誌何曾甘伏櫪;

在周為八駿嘶風,在楚則一騅逐電,死生成契闊,振蹄不待更加鞭。

 孫付鬥(河南虞城)

碧草引豪情,憶曾經大雪弓刀,清秋鉤月。金樽傾倒後,快馬加鞭,一去蒼茫容嘯傲;

黃沙淹古跡,算無數射雕英傑,伏虎將軍。玉勒控摶時,高原縱目,幾回慷慨賦浮沉。馮衍斌(山東濟南)

三等獎:

馬鳴天岸;

人立潮頭。 馮奇亮(江西蓮花)

浴大中華千古風雲,使命在驅馳,爭先豈有回頭念;

隨新時代一聲號角,關山重跨越,奮勇更堅追夢心。 蘇振學(山東淄博)

虎紋龍骨,目燦長庚,更馳如電、逝如風、峙如山嶽;

義膽忠肝,誌弘遠道,且奔向春、追向夢、飛向光明。 馬瑞新(山東龍口)

揚蹄唯逐夢,豪情洋溢,對險水高山,視之如芥;

奮步更加鞭,全力馳驅,看爭先競上,舍我其誰! 卜用可(江蘇揚州)

馬背著風雲,成無數英雄美譽,王者霸圖,何曾邀過三分寵;

蹄尖足氣象,越千重險阻難關,寒霜淺草,誰又銘傳一記功!

 唐方韜(廣西桂林)

昂首嘶鳴,上達霄漢;

奮蹄進取,中蘊精神。

 蔣東永(江蘇無錫)

一生馳騁勇當先,昂首奮蹄,大道長驅揚氣魄;

萬裏奔騰誠逐夢,盡忠守義,初心不改見精神。 葛永紅(河南扶溝)

踏千年勁草疾風,沙場畫角,鐵骨忠心輝史冊;

馳萬裏龍驤虎步,絲路奮蹄,傾情逐夢向春天。 劉湘梅(江蘇蘇州)

萬馬奔騰,望千裏朝霞,繞於蹄下;

九州砥礪,喜百年綺夢,築在心間。

 唐永華(湖南會同)

天性愛馳驅,何曾負足下河山,精神每敢攜龍譽;

世情分冷暖,不必悲人間際遇,氣概長能礪我行。 鍾宇(江西瑞金)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中蘊杯文化獲獎作品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