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把自己當成過老師。跟小同學們交流對聯的時候都說知識很簡單,無非是自己早先一點知道罷了,所以叫聲學長就行了;當足球教練也是,感覺隻是把一個個零散的個體捏合成集體,給大家統一一個戰術思想;教下象棋教玩遊戲那就更不用說了。
老祖宗說過,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真正在給人講道理的時候,回想起當初自己被講道理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是那麼頑劣那麼操蛋,什麼語文課玩手機英語課睡覺,政治課做物理題,還有各種翹課踢球,“你就是kx啊,你2/3的課都沒來,期末考試你可要好好準備了。”每思及此,痛苦欲絕。今天趁這個教師節的機會,不善言辭的我還是給所有老師說一聲感謝。同時借這個機會也告訴大家,其實我啥都不會,別以為我一天到晚在朋友圈發什麼詩詞對聯我就是文人雅士了,其實我都是抄的,我隻是一個愛吹牛逼的大騙子,忘了我吧。
雖然我啥都不會,但是這裏作為一個比較文藝的公眾號,今天還是準備給大家推薦一些對聯。實際上我早就有這個打算了,可沒想到有人已經捷足先登:教師節│怎樣寫一副對聯給學校,文章來自一位我敬仰已久的前輩,寫得很樸實也很詳細,大家可以學習一下。
下麵我也分享一些學校的對聯,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的書院對聯,作者是怎麼去切題的。我就不加解釋了,免得有先入為主的思想。其實就是我懶,而且有些我也不知道怎麼解釋,大家自己看吧,不懂不要問。
惠州豐湖書院
宋湘
萬間廣廈庇來新,問秀才老屋深燈,他日幾逢賢太守;
百頃平湖遊者眾,看後學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梁章钜《楹聯叢話》
惠州豐湖書院
宋湘
關心一郡衣冠,在諸公鼛鼓三年,敢言勞苦;
回首十弓榛莽,見多士琴書四壁,得忘由來。
梁章钜《楹聯叢話》
江陰縣梅花書院
佚名
列嶂俯孤城,每為登臨思往事;
大江流浩氣,始知鍾毓有英才。
李承銜《自怡軒楹聯剩話》
西邕書院經義軒
李彥章
為諷諫之儒,為移風易俗之儒,二十載詁凡六變;
有敦厚之教,有疏通致遠之教,十三經義本同源。
林慶銓《楹聯述錄》
龍川縣通衢司景韓書院
何廷謙
此鄉為閩嶠通衢,前朝戰壘猶存,宜以詩書回獷俗;
其地有昌黎遺廟,多士講堂新立,固應山鬥奉名賢。
林慶銓《楹聯述錄》
湘鄉東皋書院
曾國藩
漣水湘山俱有靈,其秀氣必鍾英哲;
聖賢豪傑都無種,在儒生自識指歸。
陳方鏞《楹聯新話》
綏遠城長白書院
薛時雨
盛世本同文,合左雲右玉封疆,息馬投戈,朔漢寢成鄒魯澤;
將軍不好武,萃黑水白山俊彥,敦詩說禮,邊關長此誦弦聲。
朱應鎬《楹聯新話》
雲南宜良雉山書院
王堃
宜邑萃弦歌,回首烽煙,劫避紅羊開廣廈;
良才需鐸教,並心樂育,會看白鳳吐奇文。
王堃《自怡軒對聯綴語》
瀓江鳳山書院演武廳
王堃
揆武繼修文,射重穿楊,無非誌正體直;
序賓看取士,泮歌采藻,豈惟銳執堅披。
王堃《自怡軒對聯綴語》
東洲船山書院
俞樾
讀船山先生所著全編,得三百餘卷之多,經史子集,蔚一代巨觀。承其後者,勿徒爭門戶異同,漢詳名物、宋主義理,各有師傳,總不外古大儒根柢實學;
卜衡嶽勝地而開講舍,看七十二峰在望,春夏秋冬,備四時佳景。登斯堂也,尚共矢晨昏黽敏,出建功勳、處修節操,交相砥礪,以毋負老尚書創建初心。
俞樾《春在堂楹聯存錄》
長沙時務學堂
譚嗣同
攬湖海英雄,力維時局;
勖沅湘子弟,共讚中興。
《分類名聯鑒賞辭典》蔣竹蓀等
*按,此聯在吳恭亨《對聯話》中略有不同。
東洲船山書院
佚名
海疆歸日啟文場,須知回雁傳經,南嶽萬年扶正統;
石鼓宗風承宋派,更與重華敷衽,成均九奏協簫韶。
王闓運《湘綺樓聯語》
兩年之前,我最開始和小同學們一起分享對聯的學習經驗的時候,專門給大家建立了一個QQ分組,叫做“杏壇花”。這個詞來自一副我非常喜歡的對聯:
到此都稱香案吏;
及時多種杏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