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開,五零後,網名“鐮山老吳” ,大荔縣兩宜鎮人,家鄉東高城村因特產“高石脆瓜” 而聞名三秦。曾供職於高明鄉、鎮政府,興趣廣泛,喜愛楹聯、書法、攝影、攝像。退休後返鄉,出於對家鄉的愛慕,閑暇時偶爾有感自題小詩,特以“我為村民寫對聯”為樂,深受村民喜愛;常也把身邊的人,事,物,景用鏡頭記錄下來,以反映鄉間,土俗,情結為主題,把生生不息的靈性孕育於普普通通之瞬間。
二零一四年春節創作黃聯
梅吐玉容含孝意;
柳垂金線報春暉。
春來不解懷親念;
花發難消心田思。
融融紅日送春暖;
默默黃聯寓秋思。
東方破曉,一輪紅日送春暖;
西天安息,三張黃紙寄秋思。
學友王高壽母馬春花農曆十月份去世撰聯:
春去秋往,風寒月冷;
花枯萱萎,人悲淚飛。
壽逾八旬,仁慈懿範傳梓裏;
德崇九仞,忠厚遺風勵後人。
同齡同學王劉緒妻子久病早故,兒子又非正常死亡,一世命途多災多難,自己六旬初過辭世聯哀:
從戎事商,兢兢業業,一塵不染,生前音容成夢幻;
喪偶失嬌,坎坎坷坷,萬般無奈,歿後煩惱化雲煙。
巷侄王同興為令郎王超完婚,娶渭南渭河邊兒媳李蕊喜慶聯:
渭水為媒,超男蕊女結連理;
鐮山見證,王門李府慶合歡。
應友人之約為某人二零一三年喜添孫男撰二零一四年新春聯:
癸己如意,玉燕投懷添喜慶;
甲午吉祥,德政入戶送惠風。
本巷王新勇父早逝,後祖母仙歸挽聯為:
失子婆母,心牽後生深深愛;
得寵媳孫,眼淌紅淚淒淒哀。
王友銀妻王仙花去世聯:
老屋哀聯:
仙駕西天,縹縹緲緲,你去極樂界;
花落東土,淒淒慘慘,我哭老茅屋。
新屋哀聯:
享年六九,人勤心實勞苦高,生前有功有德;
染疾八載,子孝媳賢婿女敬,歿後無怨無悔。
老屋釋服聯:
恙媼需待奉,三九冬日總覺暖;
孤翁雖清閑,二月春風確感寒。
新屋釋服聯:
朝祭暮奠,難見親娘終抱恨;
年滿月盡,唯有孝兒總含悲。
二零一四年新春家用春聯:
西院:
北堂逢春騰紫氣;
南萱忘憂開黃花。
東院:
臘梅迎春,甘居僻埌尋清淡;
駿馬拉套,願步大道走平凡。
西白池內弟全家居住西安,老家門二零一四年春聯:
龍騰盛世祥當戶;
馬奔神州福守家。
七組王高義母去世哀挽聯:
先慈恪守三綱五常,生兒育女,相夫持家,勞苦鑄就賢慧碑;
後輩恭行六叩九拜,朝祭暮奠,養老送終,孝道贏得褒揚聲。
藹藹慈母,恐累兒孫溘然去;
依依孝男,想見娘親夢中求。
憶昔遊子回家,熱氣騰騰飯可口;
慟今慈母升天,淚水汪汪痛碎心。
釋服聯:
音容宛在,淑德常昭布細雨;
神魂離去,芳名永存著清風。
遽爾辭世,家裏失大愛;
飄然返真,雲外添仙座。
低頭看黃土,難掩母恩情;
抬眼望白雲,唯寄兒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