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其他對聯【芝堰楹聯】孝思堂楹聯

【芝堰楹聯】孝思堂楹聯

2018-06-21 22:53:50未知流星雨文化 0條評論

  楹聯:  

1、孝為行之源,作善降祥,自致夫位、名、祿、壽;

思乃心所運,報本追遠,彌進於藥、祠、蒸、嚐。

陳欽祚撰 吳星賢書

孝道為行動的源泉,做好事就會降臨吉祥,以致於有地位、名利、官銜、壽命;

思想、思維是心裏所運作的,告知根本追溯曆史,進一步彌補在於夏天用藥物治療(夏藥)、夏天供奉祖宗(春祠)、冬天使物蒸熟(冬蒸)、秋天品嚐滋味(秋嚐)。

注:“祠”是對祖先的一種祭祀的名稱。《詩經·小雅·天保》:“藥、祠、蒸、嚐,於公先王。”漢人毛亨傳曰:“春曰祠,夏曰藥,秋曰嚐,冬曰蒸”。鄭玄在為《禮記·五製》作注時,也有相同說法。這些說法,也正好跟《周禮》的記載相符。因此,不難推出,“祠堂”之所以稱“祠”,一是因為祭祀祖先,二是在於著重春祭。

2、繼統分陽,策驄馬而過儒源,有紀有堂,芝水回環成玉帶;

肇基穀口,相烏牛乃營止旅,以姒以續,桃峰邐迤茂金枝。

陳欽祚撰 王淵書

陳大經保駕宋高宗南渡,定居桐廬分水,從桐廬分水過來,策驄馬而過建德儒源,有山頭有平原,來到了青山綠水的芝堰,芝水回環成為玉帶;

陳大經的兒子陳滴肇基山穀口,相中烏牛岩石於是在烏牛岩下營建房屋在這裏紮根,得以延續發家,桃峰綿延起伏就像一條青龍臥在此。

3、 扈蹕南來,君開國,臣傳家,附翼擎鱗,五馬雙旌駐浙水。

分符西出,孫貽謀,子式穀,鳴珂列戟,一宗兩派隸嚴陵。陳欽祚撰陳永源書

陳大經保駕宋高宗南渡,宋高宗當上了皇帝,陳大經被封為睦州(後改為嚴州,今建德梅城鎮)郡守,攀龍附鳳,騎著五匹馬舉著兩麵旌旗(這裏指陣勢大),浩浩蕩蕩地駐到錢塘江畔的桐廬分水。

從分水分出,為子孫們謀利益,鳴著馬籠頭上的裝飾,排列古代的兵器,(這裏指披金戴銀),一宗指陳大經,兩派指陳大經的兩個兒子,一個叫陳湛,結廬分水,一個叫陳滴,遷居芝堰,均隸屬於嚴陵桐廬分水。

4、統緒無窮,自宋元及明清及民國及共和,光垂奕葉。

本枝彌遠,由祥符而安吉易分水之建德,澤被雲乃。

陳建亮撰 包嘯虎書

整個曆史是無窮盡的,從宋朝、元朝到明清兩朝,以及到民國到共和國,光垂曆史。奕葉為盛大的葉子,這裏喻指曆史。

芝堰陳氏這一支脈曆史悠久,由河南祥符而遷居安吉,然後到分水,又到建德芝堰,光澤把雲都蓋住了。

   5、聯部落,倡正道,敗蚩尤,華夏乃一統;

      成盟主,創蠶桑,製文字,神州始百興。

      趙文卿撰  王淵書

黃帝聯合各部落,提倡正道,擊敗蚩尤,華夏於是得到統一;

成立聯盟,創建了蠶桑用蠶絲織絲綢(衣服),製造了文字,中國開始百業興旺。

6、古軒轅嫡係子孫,萬世孝思應不匱;

好湖山天然圖畫,千秋勝跡此重光。

吳子受撰  鄭振庚書

芝堰陳氏是古軒轅的嫡係子孫,千秋萬代下來對孝德永遠不會改變;

芝堰有芝堰水庫、芝山,如天然的圖畫,千秋的名勝古跡在此重見輝煌起來。

7、磅礴踞危石,陰崖采芝人;

佝僂度崎岩,東崗並遊客。

     郎會誠集金履祥詩句 壽建剛書

山勢磅礴盤踞著高聳的岩石,在南麵的山崖上有采芝人在采靈芝;

一個駝背的老人去爬崎嶇的山岩,東崗上有遊客在遊玩。

8、媯內流長,想當年尊、富、饗、保,萬福攸同,聖祖發祥惟以孝;

芝溪澤遠,喜今日蒸、嚐、藥、祠,百禮既洽,曾孫奏格在於思。

9、刺史殆謀十八代,啟後承先,幽明鹹理。

龍門拱秀七百年,敬宗收族,享祀常昭。

孝思堂門聯一對

孰乃本,本固葉茂。

崇其源,源遠流長。

  孝思堂楹聯四對聯  陳建子

1、簪黻溯家聲,嚴瀨一麾,屍祝頻傳遺愛遠;

  宗支綿世澤,桃峰萬丈,坤靈常效發祥多。

2、聚族在山源,看峰迥霞彩,嶺耀雲光,間氣鍾人產英傑;

   崇祠傍林麓,喜鬆激風濤,竹源煙靄,清陰入寶助馨香。

3、獅峰送翠,虎阜分青,合孫子精誠,一寶爐煙通

   月沼延輝,星墩攬秀,得江山間氣,兩階冠劍萃英髦。

4、一水繞清溪,渚藻汀萍馨俎豆,

   萬山環大壑,雲龍風虎會堂階。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孝思堂芝堰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