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挽涼山救火英雄
青春與赤焰燃燒,換涼山蒼翠;
白鶴攜忠魂舞蹈,唳熱血橙紅。
肖哲評語:“青春”“赤焰”兩個名詞激烈的碰撞。讓人心裏一沉。“燃燒”更是灼人心肺!“換涼山蒼翠”大愛無言!就連白鶴都為這橙紅色標誌的英靈悲鳴!此聯對仗巧妙不雕琢。
痛挽春風吹夢老師
風雪飄飛,吹夢西遊,不忍師恩從此遠;
山川寂靜,挽春北去,隻由心淚縱情流。
注:與張書田老師神交已久,介紹我加入黑龍江省楹聯協會,曾多次想去拜訪終未成願,不想竟成終生遺憾!
肖哲評語:此聯語言真切感人,有情有景,下聯好於上聯。把先師的名字“春風吹夢”幾字嵌於其中,尤其“夢”字用的巧妙。挑點毛病的話,本人覺得“師恩從此遠”似有不妥,“恩師”遠去了,“師恩”應該永在。個見!
生挽沂蒙山人
學生遲矣,怎忍詩魂風散去;
沂校歸乎,難留仙鶴羽張開。
注:沂蒙山人,中華國粹網網校校長
肖哲評語:生挽聯,此聯運用虛詞結構,語言張馳有度,情感拿捏準確到位。有不舍,有無奈,有敬仰。
敬挽楊培喜先生
冰雪初融,化一片傷心欲碎;
山風安穩,寫千秋美譽長存。
注:楊培喜,延壽縣詩詞協會會長楊鬱犁之父。
肖哲評語:此聯整體意思表達的不錯。尤其上聯兩句承接緊密順理成章,寓情於景,借景言情。下聯前後倆分句關聯不大。作者後注:楊培喜先生居住在林區。
沉痛悼念國學大師霍鬆林先生
天水育先生,論其人,論其文,應與蒼鬆同不朽;
陝西攻古典,存於墨,存於世,甘留青史作名垂。
肖哲評語:此聯采用疊句的寫法,使語言表達的效果更加鏗鏘有力。概括性很強。
挽女飛行員餘旭
至愛深深,報以藍天輕一笑;
飛魂烈烈,歸於紫陌重千斤。
肖哲評語:首聯把被挽者的職業特點點明了,下聯承接的比較好。不知道那一刻她是否會真的淡然一笑?
敬挽宋文成先生名垂千古
草木枯衰天肅穆;
雞牛緘默豫傷悲。
注:宋文成,河北保定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教授,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理事,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病理學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肖哲評語:“草木”“雞牛”一靜一動,對的巧妙,即烘托了傷感肅穆的景象又暗含了被挽者的籍貫和職業。整聯對仗工整,韻致天成。
敬挽楹聯藝術家常治國
滿苑秋光,秋風無奈書一地;
千芝春境,春色依然碧萬江。
注:千芝,指常治國所著《千芝堂記》。
肖哲評語:本聯還是從景物描寫著手,采用了有規則的重字,使情感更加婉轉回環,“秋無奈”看似寫景實是交代逝者是在秋季離去的,從而營造一個悲涼的語境,和下聯的“春依然”形成鮮明對比,同樣下聯借助“春”來讚譽逝者遺留下來的著作依然光輝燦爛。
敬挽黑龍江楹聯協會孟傳生主席
浩氣伴雲飛,大地春江懷敬意;
廉身騎鶴去,文壇聯界起哀思。
肖哲評語:淩空入筆,承接工穩,前後句子銜接緊密。
挽黑龍江楹聯藝術家趙佩紱
寂寞金石,筆斷音消方寸冷;
玲瓏珠玉,楹聯韻暗兩行濕。
肖哲評語:此聯整體表達效果不錯,尤其一分句,對的巧妙。語境真摯感人。下比的“聯”字處當動詞看和“楹”連用不妥,當名詞看和上聯“斷”沒對上,從本聯自對的角度看也不妥。
挽著名作詞家閆肅先生
金猴頓首紅梅斷;
蠟象失音仙路開。
肖哲評語:此聯選用了閆肅老師有代表性的作品裏的事物,借物懷人。對仗工整巧妙,語言簡練。
敬挽楊絳先生
不屑不爭,國有佳人稱典範;
百年百卷,世留美譽數先生。
肖哲評語:此聯對仗工整,概括全麵,把先生與世無爭的性格和曠世才華都寫出來了,語言不卑不亢,氣度自生,人亦高格,聯亦高格!
挽陳曉旭
身緣紅夢,一笑一顰,難誄絳珠詩柳絮;
讖在青燈,亦虛亦幻,可憐商海祭名伶。
肖哲評語:陳曉旭的《紅樓夢》黛玉形象堪稱經典,挽陳曉旭當然少不了借助紅樓,此聯的立意和描寫的角度,現實人物和劇中人物的切合點找的特別好。“一笑一顰”是在寫黛玉亦是在寫曉旭,“亦虛亦幻”紅樓一夢,人生亦是一夢,因緣入紅樓,無奈伴青燈。有多少惋惜,多少憐惜,恍如一夢了無痕。
沉痛悼念王聲銀先生
楹語聯心,韻去天國和玉碎;
光寒劍冷,風吹塞北伴梅悲。
注:黑龍江省楹聯家協會副秘書長、《黑龍江聯壇》副主編、哈爾濱市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王聲銀先生因心髒病在哈醫大一院搶救無效於2011年12月31日21點10分去世。
肖哲評語:此聯采用本聯自對的寫法,“寒”“冷”“碎”“悲”幾個字把悲痛哀婉的心情都表達出來了。挑點不是毛病的毛病,下聯尾句有三個同韻字,最好避開。
清明節懷寄親人感思
綠水青山,擇此仙居蔭後子;
白菊紅果,奉杯濁酒祭先人。
肖哲評語:此聯雖無新奇技法,采用顏色相對,結構平穩,對仗工整,也因此更見功夫。
悼聯友孔清孔慶明
克山不舍清秋老;
鬆水難流百歲長。
注:孔清,原名孔慶明,克山市詩詞楹聯協會主席。
肖哲評語:幾多不舍幾多無奈,盡付字裏行間。
敬挽徐雙山老師家母
仙鶴攜春暉杳去;
懿德共厚土長存。
肖哲評語:“春暉”、“懿德”把母性的偉大都表達出來了。此聯用詞精準,感念之情不由而生。
挽人大主任、詩詞協會名譽主席周作君先生
德高五頂,名貫烏蘇,四十載春秋,為官廉正殷鄉梓;
藝滿三江,魂歸黑土,千百篇詩賦,落筆樸實勵後人。
肖哲評語:本聯采用數字對,對仗工整,概括全麵。
今日(6月5日)清晨7時05分,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因病在北京逝世,年僅48歲。
燦爛星空,一顆晨起悄然逝;
悲涼天籟,萬裏幕垂不忍收。
肖哲評語:本聯以星空為背景起筆也最為合適,為引出下邊那顆隕落的明星打下伏筆。“燦爛”“悲涼”形成強烈的反差。更加襯托出對這位明星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
沉痛悼念聯壇泰鬥馬蕭蕭先生
香蹄遠逝,鷹馬宛精神,先生德望留芳百世;
冷墨始幹,詩聯稱雅韻,泰鬥遺風仰止千年。
注:馬蕭蕭,山東安丘人,1921年4月出生,中國文聯離休幹部,著名書法家、畫家、學者。曾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黨組書記,中國楹聯學會會長等職。現為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肖哲評語:此聯句式工穩,首句直接點題,然後對被挽者進行讚譽,最後抒發緬懷之情。上下聯成並列結構,尾句有力托起全聯,大氣,豁達。
首個國家公祭日有感聯
三十多萬華人,魂魄飄零,守望家山難入土;
七十七年國恥,江河銘記,振興禹甸永安邦。
肖哲評語:本聯采用數字對,上聯寫了遇難同胞魂魄飄零的慘烈。下聯承接到位,表明了勿忘國恥,振興強國的決心。對仗工整,句式銜接緊密。
挽著名詩人餘光中先生
歸舟,載不動這一縷鄉愁,家山月照;
沸血,燒疼了那許多滋味,江水波流。
肖哲評語:“鄉愁”應該是貫穿餘光中先生整個生命旅途的一種情愫。所以選用“鄉愁”來寫餘光中先生是最為合適不過的。上聯就扣住了主題,下聯圍繞這個核心詞展開描寫,一個“疼”字飽含了多少深情,多少無奈。此聯在句式組合上中間厚盾,顯得尾句單薄。
敬挽詩友易有方
風雪悔矣,未容楹樹繁林崗;
鬆濤何奈,隻寄鮮花伴鶴聲。
肖哲評語:“悔矣”“何奈”蘊含了不盡的哀思和無奈,情感表達到位。“楹樹”“鮮花”相對略寬,首句“矣”字處當平。
挽詩人韓尚勇先生
風雪送春春未老;
丹青擱筆筆無魂。
注:丹青是韓尚勇先生的字。
肖哲評語:此聯采用疊字寫法,“春未老”可能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詩人,“筆無魂”隨著詩人的離去,那流淌著詩意的筆也不再有生命,憑添多少悵然。聯句對仗整齊,語句利落。
挽李敖
風流不下流,一生評罵上流人物;
高傲又氣傲,幾度浮沉笑傲江湖。
肖哲評語:此聯采用了有規則的重字,使語意回環有力。首聯一語中的,“風流不下流”“一生評罵”,活生生的李敖先生的形象。下聯的幾個“傲”字點明了李敖先生的氣節和胸懷。語言精準形象,刻畫貼切。
敬挽金庸先生
曠代奇才,滄海一聲驚世笑;
神雕大筆,天堂兩側倚情愁。
肖哲評語:滄海一聲笑,神雕,是金庸先生作品的代號。滄海一聲笑是俠骨,“依情愁”是柔腸。金庸先生又何嚐不是這樣的俠之大者,寫不盡的鐵血丹心,俠骨柔情。此聯借筆懷人,對仗巧妙。
敬挽二月河先生
一生二月三朝史;
百味千人萬種悲。
肖哲評語;此聯采用數字對,對仗工整,語言簡練,從兩個方麵去寫,上聯簡介逝者的平生,下聯是對逝者的緬懷。
肖哲總評:以上點評純屬個見,謬誤在所難免望包涵。意在切磋學習。個人認為挽聯的對仗可以適當放寬,符合格律即可,主要是看情感表達。以上挽聯,對仗工整,構思巧妙,有情有境,不同的人物表達的情感不同,拿捏準確。
火石攝影係列作品:開江
火石,黑龍江富錦人。大美富錦位於鬆花江下遊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