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在每年公曆三月四日至七日之間。這時我國除東北、西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已有春天氣象。蟲醒,天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打雷驚醒蟄居動物之意。驚蟄三候:桃始華,黃鸝鳴,布穀活動。中原地區把驚蟄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本期題目
“華廈萬和堂”成聯月賽題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總策劃
華廈萬和堂:劉存發
《對聯》雜誌社總編 :傅海青
評委
中國楹聯學會對聯研究院:趙繼傑
聯都網站:閆長安
曾聯會對聯課堂:曾小雲
終審
《對聯》雜誌社總編 傅海青
獲獎作品
一等獎
三月轉溫和,引雷動九天,雨舒萬物;
百年深蟄伏,擬中華獅醒,大國龍騰。
——江西 肖檢生
二等獎
雷醒河山,蟄蟲乃振;
雨新草木,大德曰生。
——湖南 顏資芳
開犁為足食深耕,沃野千疇,新翻墒土兩三遍;
蓄勢念高飛久伏,雲程萬裏,隻待春雷第一聲。
——安徽 李國平
三等獎
著色終須千點雨;
回春隻盼一聲雷。
——江西 朱瓞瓞
陽氣漸升,二月雷聲驚蟄起;
春耕欲發,一簾雨色助牛奔。
——江西 徐光祖
萬條柳線嫩枝頭,喜初會清江暖鴨,舊巢新燕;
一計春耕忙路上,誰早催報曉啼雞,醒夢蟄蟲。
——湖南 唐格安
似鼓輕雷猶報曉,驚醒百蟲,便有耕牛蹄踏野;
如琴小雨正鳴春,引來雙燕,方知醉柳眼含煙。
——遼寧 喬安生
鬥指丁催陽氣升,萬物煥生機,早有黃鸝爭暖樹;
天施雨伴春雷動,千村呈瑞象,欣於碧野動新犁。
——河省 曹文獻
雪野豈消沉?縱使潛鱗匿羽,眠獸蟄蟲,隻為生靈延命脈;
天公重抖擻,試看裹雨挾風,奔雷掣電,便教山水長精神。
——浙江 白朝勇
優秀獎
雷聲驚起蟄;
草色喚回春。
——甘肅 杜興民
千蟲喚醒春雷動;
萬物昭蘇陽氣升。
——遼寧 陸德海
雷震蟄蟲,風和梓裏歌明德;
陽生地氣,春鬧枝頭醉太平。
——遼寧 董文學
一震乾坤,醒天地豈惟草木;
八風熏沐,迎清明猶待龍蛇。
——廣東 吳榮照
雷震千山,春回地暖蟲驚夢;
雨飄一徑,草沁土芳水染詩。
——黑龍江 聶 丹
乍響春雷,聞得一聲驚蟄醒;
初萌桃蕊,扮妝二月引鳩嬉。
——江西 戴水生
數聲驚蟄雷,肯傳千裏鶺鴒語;
一陣催花雨,要作十分棠棣春。
——山西 熊國章
春天來了,雷若不驚,讓蟲兒久蟄;
沴癘去乎,夢當有待,把種子輕播。
——雲南 蕭本農
雷驚蟄戶,催碧草翻新,耕夫奮誌;
雨潤桃花,引黃鸝弄巧,詩客動心。
——河南 周金鋒
雷鳴響宇,電閃輝天,山披銳氣千峰翠;
柳妹梳頭,春娃醒眼,地載祥光萬物蘇。
——山東 扈金海
春來情脈脈,風舒雨潤,萬象織綺夢;
雷震勢隆隆,蟄醒燕歸,一朝現彩圖。
——山東 吳天澤
雷神擊鼓,朝雨敲窗,莫使蜇蟲貪美夢;
鶯語吟詩,桃紅染畫,再憑牛角掛新書。
——河北 王躍虎
寒惻惻兮漸隱身,伴一聲雷,欣聞龍起;
暖嘻嘻也將現影,飛幾番雨,靜待花開。
——安徽 宋貞漢
輕雷一鼓鳴春韻,喜四野花開,千蟲夢醒;
微雨萬絲潤綠坡,欣黃鶯尖叫,膏壤複蘇。
——湖南 周天錄
聽春雷滾滾,花信明傳,物蟄三冬夢方醒;
看瀚海蒸蒸,風光競豔,鳥鳴一樹客忘還。
——新疆 劉樹靖
雷動碧山蘇,麵映夭桃,雲請美池拍鳥影;
冰消春水淌,心期布穀,風托沃野錄蛙聲。
——江西 胡建國
雷聲力大不輕發,而今一吼,千蟄豈敢徐睜眼;
雨點身微難久在,此刻頻來,四野皆忙快換裝。
——山西 梁文卿
蟄出喚春耕,牛蹄奮起,鳥語殷勤,身向田園忙播種;
雷鳴邀麗彩,楊柳舒眸,草花綻笑,情鍾山水正催詩。
——遼寧 孫芸香
蟄驚草木蘇,雷震龍蛇醒,春霽陽和,耕疇複作一年計;
桃夭瘴霧散,鶯囀物華新,斟風酌雨,擊壤重吟九牧榮。
——天津 付春雪
醒天地而春雷響,萬物萌生,看龍蛇起,燕鶯鳴,草木抽青,與勢以興揚正氣;
振江山以膏雨滋,九州順應,伴舟楫行,稼穡碌,乾坤變朗,循時而進步新程。
——黑龍江 喬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