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是農人的喜物,亦是詩人聯家的佳題。其輕柔細巧,清麗溫熙,應時而至,隨風而降,是美的使者,是春的訊息,更是生機與仁政的象征。
陳寶初
青田日媚三春雨;
紅杏枝搖一笛風。
此聯色彩明媚,詩意盎然。孟春或仲春之際,時有“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現象,聯中一個“媚”字,用擬人手法,狀寫太陽雨中,太陽光的閃爍顯隱不定,似在“媚”三春雨,增添了情趣。下聯一個量詞“笛”也很打眼,不是一陣風、一樹風,而是“一笛風”,杏枝似笛,雨滴似膜?令人遐想。
胡祥文
催生春筍淩雲誌;
盛滿小溪追夢歌。
此聯形神兼備,勵誌昂揚。沒著“雨”字,卻善借春雨抒懷,寫春雨的生機和聲響。上聯借春筍表淩雲之誌;下聯借小溪追夢,一個“歌”字,實寫春雨淅淅瀝瀝,所彙“小溪”淙淙遠去,寫行穩致遠之銳氣。“滿”字,是“盛”的補語,表程度,很有畫麵感。不過,相對的“生”字,則動詞的功能似明顯些。
蕭漢斌
入夜無聲,將草木潤成佳境;
惠農有信,用膏脂澆出豐年。
此聯由雨及政,蘊藉自然。上聯寫春雨“潤物細無聲”,貌似常語,實是為後麵作鋪墊或蓄勢,上下聯形成遞進關係。“惠農有信”,是寫春雨,亦可看成對善政的期許。“膏脂”,讚春雨的犧牲精神與奉獻精神,也可看成好政策的精神內核。其能傾其“膏脂”而“澆出豐年”,令人動容。
薛維平
溫柔拂麵娘親手;
篤定融泥老父心。
此聯用語樸實,比喻出新。上聯用“吹麵不寒楊柳風”意境讚春雨之溫柔如娘之手,下聯寫“篤定融泥老父心”,寫春雨篤定執著,毫不遲疑地融入泥中,不言不語,不張不場,不就是老父的勤勞與深沉的愛嗎?一如羅中立的名畫《父親》,這是難得的新意。
張新階
濡壟千絲,常綠故鄉楊柳色;
親民兩會,勤澆華夏富強花。
此聯措詞工穩,升華得體。聯切三月春雨,更切三月的兩會。“千絲”“常綠”,是大自然的饋贈,季節的輪回,而“兩會”“勤澆”,是黨和政府的勤政愛民(董浩的“政令親民,無雨也春"、曾凡浩的“派送疫苗廣眾康"等聯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從“故鄉楊柳色″到“華夏富強花",比喻貼切,意象宏大,可謂深諳撰聯之堂奧。
王明清
輕催綠,悄洇紅,灑韻播香春使者;
勤洗空,常潤壟,淨塵助夢雨滋芽。
此聯句式與措詞善於變化,跳出常見句式窠臼,且注意煉字,佳處頗多。如連用動詞“催、洇、灑、播、洗、潤、淨、助”等,狀春雨千姿百態與諸多效益。其中“洇”,妙用國畫術語,平添文彩。但上聯結尾處“春使者”,是名詞短語,指春天的使者,而下聯尾句“雨滋芽”,似主謂短語,春雨滋潤葉芽。結構與“春使者”不盡一致。如改為“雨薄紗”或“小精靈”可以啵?
附優秀作品
董 浩
江花勝火,有霜皆夢;
政令親民,無雨也春。
宋良澤
白雲開野色;
春雨動花容。
蕭文厚
一川花氣軟;
萬壑水聲潺。
曾凡浩
起升跑道,聞聽世界驚雷響;
降下飛機,派送疫苗廣眾康。
鄧成龍
如油雨潤三農樂;
似錦春妍萬物知。
尹登雲
滿目春山青若黛;
一犁膏雨貴如油。
胡忠雲
的哥碾落桃花雨;
空姐勾飛柳葉眉。
胡祖仁
才見早春接地氣,
又逢新雨上層樓。
李德才
似珠萬物潤無語;
若線一屏織有聲。
劉世益
春風摘掉貧窮帽;
雨水澆開富裕花。
王書文
縫天紉地銀絲線;
潤古滋今彩墨源。
李錦鬆
春臨寒舍暖;
雨潤涸苗榮。
王金玉
有意春風扶嫩柳;
多情雨水潤新禾。
張連玉
雨洗長空晴萬裏;
春滋大野翠千層。
向 章
東風剪出千般秀;
時雨飛來萬象春。
羅春安
天歌一曲綠肥紅豔;
膏澤三千金漲夢香。
張永傑
鋪滿地春,傾愛草禾茂;
下多天雨,寄情貧富均。
周聖忠
和風催柳綠;
細雨潤花紅。
雷誌勇
哪點不能出彩?
何方都可入流。
胡友法
春開喜入祥和夢;
國泰欣吟錦繡篇。
曹光蘭
關柳亦關鶯,片風絲雨江南路;
點朱兼點碧,百草千花三月天。
羅才幹
夜雨剪春韭;
朝花映曉霞。
馬 華
細雨綿綿,送鮮花帶露立重嶺;
春風陣陣,催嫩筍騰雲上九天。
劉克祥
春醒菜花花吐豔;
雨滋沃土土噴香。
胡孫文
天降一犁膏雨;
地鋪萬裏春光。
成協湘
宅闊車豪,深感黨恩深厚;
桃紅柳綠,全憑雨露潤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