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其他對聯《每日一對》3月31日本期出句:花雨斑斑春未老

《每日一對》3月31日本期出句:花雨斑斑春未老

2021-04-02 22:51:45文武中國對聯 0條評論

本期出句:花雨斑斑春未老【西貝】

參評對句:301

入選最近:5

本期評委:文武

花雨斑斑春未老【西貝】

琴聲冽冽客何憐【紅塵看客】

簡評:整個聯句就是一幅畫:花雨斑斑,但春天的景色依然正濃,這個畫麵所表現的就是再美麗的生命,也有榮枯的深刻性,和榮枯交替之際所呈現出來的自然之美和藝術審美的共性。琴聲冽冽,但客人的臉上寫滿了憂淒之色。似乎讓觀者聽到了那“泠泠七弦上,靜聽鬆風寒”的弦外之音和藝術想象之美。思念如潮心浪起,琴聲冽冽花與淚。出句的情是自然之情——春未老,對句的情是藝術之情——客何憐,未老已知老去,何憐為何而憐?留下疑問,也是留下想象,文字便有了張力,意境便有了審美。“花落春猶在,人存事已非。草侵迎仗路,塵滿舊熏衣。獨立空憐影,當歌但斂眉。羞見長門月,曾同步輦歸”(曹勳)。這也許可以詮釋對句,但似乎又有出入。謝榛《四溟詩話》說:“凡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鍾,清音有餘。”對句情景相融,曼調柔情。連綿回環,堪為巧對。


花雨斑斑春未老【西貝】

桃源隱隱夢猶牽【Rain】

簡評:出句是描寫花雨斑斑的落花之景,作者一改傷春之情而是另辟蹊徑,巧妙構思,以“桃源”做為切入點,想到了那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源之景。眼前之景和心中所向往的桃源之景正好吻合。而且也正是因為桃花源所營造出的那個世外桃源,更美好更符合人們所向往的“淨土”世界,所以“夢猶牽”便在情理之中。由此及彼,有所見便有所思,這就是現實與理想的心有靈犀。藝術創作既不逾越理想,又不脫離生活,兩者巧妙結合,有審美需求,有鑒賞層次。堪為妙語。對句切題切景,造語綺麗,詩意盎然,別有清涵!佳對!


花雨斑斑春未老【西貝】

鶯聲恰恰枕無眠【西貝】

簡評:思春者更敏感於季節的轉換,和每一個季節中各種細微的自然變化。正因為:春恨秋悲皆自惹。所以才會有:多情卻被無情惱。但春季畢竟是一個最易相思的季節,這樣的季節無事也能生愁,更何況心中已有所屬。“鶯聲恰恰嬌,草色纖纖嫩。詩鬢已驚霜,鏡葉慵拈杏。因何積恨山,著底攻愁陣。春事到荼蘼,還是無音信”(王千秋)。對句切題而有情致。佳對!


花雨斑斑春未老【西貝】

客心寂寂鬢先衰【江中月】

簡評:對句的“客心”即遊子之思。此對句直抒胸臆以“客心寂寂”切入,同樣是描寫遠離故土的遊子在看到花雨斑斑時的感歎。這個對句與李煜的《清平樂·別來春半》“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意境相仿。春未老而鬢先衰,這該是何等的一種深沉的情感啊!這種強烈的意識對比,首先打動我們的是文字的表麵,然後才是深層次的情感遞進。歌德《論拉奧孔》說:“題材與表現它的方式,還必須與明顯的藝術規律有聯係:那就是:和諧、清晰、勻稱、對比等等;這樣藝術品看上去就會變得美麗,或者,用通常的語言來說,給人以快感。”這裏指出了“對比”是一條藝術規律。正是結筆鬢先衰和春未老的對比,使感情的抒發和情緒的渲染達到極致。對句造語傷情動人,淒惻哀婉。佳對!


花雨斑斑春未老【西貝】

家山邈邈夢難圓【酒翁江文良】

簡評:對句以“家山邈邈”切入,描寫的是一個遠離家鄉在外的遊子看到“花雨斑斑”時觸動心弦,觸景生情所發出的無奈和感歎。花開花落又一年,雖然春未老,但是時光匆匆,逝者如斯夫,作者因為不得已的原因始終難以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回家之夢始終難以實現。對句生發有度,承接自然,造語優美,意境深邃,情真意切,讀來讓人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佳對!

 下期出句:嫋嫋炊煙誰喚醒【西貝】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每日一對最佳對句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