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散文|文兔之聲,春聯往事

散文|文兔之聲,春聯往事

2017-02-22 22:47:08張文逸文的筆 0條評論

小的時候,家裏不寬裕,每逢年關將近,爸爸媽媽便會在鬧市處擺攤賣春聯,賺些外快好購買年貨。跟爸媽那時候的工資相比,賣春聯所賺的錢並不算小錢,可以有效幫助春節期間的資金周轉。而爸媽賣的春聯,都是爸爸一撇一捺自己寫的。爸爸鋼筆字寫得好看,毛筆字也不俗,對此我打小就十分崇拜,因為我的字怎麼也寫不好看,近幾年我終於寫得不算難看,但還是不會寫毛筆字。

印象裏,年還沒到,滿世界已經處處洋溢著過年的氣氛,這氣氛也早早就蔓延到我家裏,因為客廳、臥室的地板上橫七豎八擺滿了爸爸剛寫好的春聯——這是在等墨水晾幹。與此同時,爸爸還在一旁繼續揮毫潑墨,筆墨過處,一副新的對聯又躍然紙上。那個時候我特別喜歡看爸爸寫春聯,因為寫春聯這種事兒太罕見,一年到頭就隻能看這麼一回;也因為爸爸一開始寫春聯,就標誌著快過年了。

在我記憶的畫麵裏,當時的爸爸應該是滿頭大汗的——即便在那寒冬臘月的季節,也是滿頭大汗的,他抿著嘴,提筆的手揮灑自如又不乏篤定,四周圍有墨香環繞。

我記得“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這一類口口相傳的對聯是必寫的,此外爸爸也會搞一搞原創,或者在經典春聯的基礎上稍作改編,一句“祥雲繞棟宇,福壽逸門庭”,我們一家三口的名字就都在裏麵了。

全部寫好之後,爸爸把毛筆一擱,環視一眼滿屋子的紅紙黑字,歎一口長氣,如釋重負又心滿意足,那感覺仿佛一個戴著草帽的農民坐在自家田埂上,看著滿坑滿穀快要成熟的莊稼,眯著眼,吧嗒吧嗒地抽旱煙。

待墨水晾幹,爸爸會帶領我挑出一些留作我們自己家張貼,再挑出一些準備送往農村奶奶跟姥姥家,其他的便全部拿去擺攤。可惜我的記憶裏並沒有我們家攤位的畫麵,也許爸爸媽媽從來沒有帶我去過,也許帶我去過,但卻沒有留下印象,畢竟當時還太小。

奇怪的是,我雖然對我們家的攤位毫無印象,卻隱約記得,市麵上我所見過的春聯裏,當屬我們家寫得最好看。

我的兩個舅舅也相繼開始沿街擺攤賣春聯,據爸媽說恰是得到了我們家的啟發——不知道爸媽當初是得到了誰的啟發——兩個舅舅都是教師出身,字也寫得很好看,所以他們賣的春聯也都是自己寫。快過年的時候我到他們家玩,也能看到客廳的地板上橫七豎八擺滿了剛寫好的春聯,連立足的地方也沒。待到我爸媽不再賣春聯,兩個舅舅仍然堅持了好些年,一直堅持到我擁有足夠的記憶能力,能記住舅舅們攤位的模樣,借此我也推理出自己家春聯攤的模樣:在大街旁一個背靠磚牆的地方,幾個鐵架子支起幾塊木板,或者撐起一張竹席,上麵層層疊疊地鋪滿各式各樣的春聯,攤位後麵擺兩個小木凳,爸爸媽媽就坐在那兒,時而站起來招徠過往客人,微笑著,周身散發著努力生活的熱情和勇氣。

那幾年,每逢春節期間,當我們一家人走在拜年的路上,偶爾能看到別人家的大門上貼著爸爸寫的對聯,這種時候爸爸不會放棄幽默的機會,要裝作眼前一亮,驚歎道:咦,這春聯是誰寫的,怎麼這麼好看!

我想,這種感覺一定很好吧。就好像一個作家閑來逛一逛書店,看到有人正捧著自己寫的書手不釋卷。這種微妙的成就感,難道不正是爸爸當時體會到的嗎?難道不正是我這輩子也想要追求的嗎?

後來,生活條件逐漸變好,爸媽便不再賣春聯了,但我們自己家用的春聯,依然是爸爸親自操筆,如此也延續了好些年。媽媽偶爾會感歎著對我說,那幾年想出了賣春聯這個主意,年確實好過一些。

媽媽的話語裏聽不出對當時貧窮的抱怨,也沒有對辛勤持家的自得,我聽出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感激,並不是三跪九叩、八抬大轎那種感激,卻是一種平和的、幾乎不動聲色的感激。這種美麗的心態,不正是媽媽當時在賣春聯的時候所擁有的嗎?不正是這許多年來媽媽用所有的實際行動教給我的嗎?

再後來,爸爸終於停筆不再寫了。如今過年,家家戶戶所貼的春聯都是印製的,再也聞不到墨香。

世道大概變了。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春聯散文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