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歲末,自黃山下來,順路到安徽黟縣的宏村、西遞走馬觀花,來去匆匆中收獲了陶醉與震撼。那是兩個桃花源裏人家的小山村,清一色標準的明清徽派古建築,粉牆黛瓦馬頭牆,仄街曲巷,清澈的溪水在石砌的小河裏從家家門前靜靜地流過,村子裏看不到任何車輛,沒有喧囂,隻有怡然與恬靜,人們逍遙自在地生活在朦朧幽深的美感中。
設身處地於西遞、於宏村,才真正感知什麼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祠堂,玲瓏剔透,古色古香,風格迥異,所有建築有戶無窗,就靠天井采光。家家戶戶懸掛於門、廳、壁、柱上的對聯字體行楷草隸篆形式各異,為建築群罩上了含蓄、質樸、典雅、內在的古典美。對聯內涵豐富,寓意深刻,給人以咀嚼,以啟迪,其內容有教育後代勤儉持家、耕作種田、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居家和睦、多行善事的;有倡導讀書、經商做官、傳家守業的;也有描繪山明水秀、景色宜人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如:“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從吃虧來”、“傳家禮教惇三物,華國文章本六經”、“惜食惜衣非為惜財緣惜福,求名求利但須求己莫求人”、“振家聲還是讀書,綿世澤莫如積德”、“迎送遠近通達道,進退遲速遊逍遙”······抒懷、詠誌、言情、勸學、修身、勵誌、治家、治事,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對聯既是民居主人為人處世的座右銘,又是育人的教科書,從一個側麵展示了淳厚的民風民俗和濃烈的文化內涵,所以,一個不足千人的村子出了數以百計的高官巨商也就不足為怪了。
西遞村中有康熙年間建造的“履福堂”,堂內陳設典雅,充盈著書香氣息,客廳有一副對聯,上聯“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下聯“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上聯教育人們行行出狀元,關鍵在成效,下聯告誡子孫,世上無易事,知難而上有何難。
“讀書好”,童叟皆知。封建社會,“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欲改變命運,提高社會地位,唯有讀書。古代文人,舞文求官,弄墨沽職,已成一條金科玉律。“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讀書至少可通情達理,使身心和諧,家庭和樂,事業和順。當代,曾幾何時,高考路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何等艱辛與壯觀!試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讀書人將如何生存在地球村。
“營商好”,提法何其大膽,人類曆史上,經商曾是最聲名狼藉的職業,古今中外,好多偉人名人都特別厭惡商業鄙視商人,如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培根,他們將商人比作“富有的白癡”,厭鄙之甚可見一斑。中國封建社會,悠悠萬事,唯“官”為大,上上下下對商人均嗤之以鼻,迂腐的舊文人尤其輕商惡商。 “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意即貴族子弟死都不能死在商業街。“好女不作商賈之妾”,即有理想有追求的女子絕不會嫁給商人。《紅樓夢》中寫一位丫鬟因遭主人嫌棄被賣出府給人做“小”,丫鬟得知對方是商人時毅然含恨自盡,對商人的不屑竟是如此的殘忍。然而,同時代的徽州官員儒商卻大張旗鼓地宣傳“營商好”,對世俗偏見的悖逆應給今人以啟迪。他們大都背井離鄉數十年,苦心經營,積累財富,然後回鄉修房蓋屋,修出了文化,蓋出了氣派,為中國為世界留下了一筆輝煌的建築與文化遺產。
“效好便好”,讀書走上了仕途,成為一代清官廉吏,名垂千古,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便是“效好”。營商致富,衣錦還鄉,重德輕利,造福鄉鄰,贏得美譽,亦是“效好”。 2013年全國“十大最美村官”裴春亮曾是村裏最苦最窮的人,但經過一番番“煉獄”般的掙紮與奮鬥,積下千萬資產,爾後傾其所有為村民蓋起樓房,這樓房較“某家大院”勝出幾籌?裴春亮以“鄉親們不富誓不休”的暗勁,富不忘本,造福一方,成為一個從打工仔到黨代表的農民貼心人,詮釋了當代營商好效好就好的淺顯道理。
“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唐太宗英武善辯,遺憾早年從軍,讀書不多,鑒於前隋滅亡之失,深知創業不易,守成艱難,在位期間鼓勵群臣進諫,批評其決策過失,開啟大唐盛世,成為一代明君。
華西村展覽館裏有一輛落伍的小轎車,那是大邱莊禹作敏送給吳仁寶的,滄桑的轎車昭示著創業守成的艱難。當年身為生產隊長的禹作敏,隆冬臘月帶領社員在沼澤的冰渣中收割蘆葦,一分一毛積累資金,數年後成就了輝煌,但他未能守住成就,輝煌已是雲煙。吳仁寶創業守成且傳給了下一代,而今倆人先後作古,蓋棺而不論定,成敗留給後人評說。
改革開放的大潮激蕩了三十年,大浪淘沙中已有中國十大富豪身陷囹圄,他們曾在商界呼風喚雨,對資本運作得心應手,腰纏數億,稱為資本市場的大佬,大鱷。黃光裕,現代潮商之一,個人財富430億元,曾是中國大陸首富,其白手起家,從家用電器做起,後有各地門店330家,員工40000多名,終因經濟犯罪被拘,讓人扼腕。仰融,個人財富70億元,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因經濟犯罪入獄。張海,個人財富10億元,健力寶公司原總裁,涉嫌犯罪判刑15年。還有周正毅、顧雛軍、牟其中······他們或許誠信缺失,或個性使然,落得鋃鐺入獄,應了“守成難”的魔咒。與無數古之富豪一樣未跳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撞在不知守成比創業更難的槍口上。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自安徽歸,時而回味那副副對聯,常與友人談論,對聯啟人,啟敏思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