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智通寺門前對聯中的“中庸”之道

智通寺門前對聯中的“中庸”之道

2019-05-19 23:24:17劉姥姥解紅樓互聯網 0條評論

賈雨村做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師,事情不多,有一天閑逛到了近郊,看到一個叫“智通寺”的破敗寺院。智通寺的門前有副對聯:


身後有餘忘縮手,

眼前無路想回頭。


這幅對聯很有名,很多人非常喜歡。這對聯的主旨是勸人知足、適可而止,不要到沒有辦法的境地再去想辦法,有很強的中庸之道的意味。

按照這對聯的觀點,似乎“伸手”是可以的,但要把握分寸,做事要處處留有餘地,時時不忘回頭——“你看,當初要不是做得太過,就不會有這個結果吧?”這樣的勸誡,一般不是要製止,最終目標是世俗利益長遠化、持續化。佛寺門前的對聯,宣傳“菜根譚”式的中庸之道,我感覺,有那麼一點點怪。

狹義上的中庸之道是世俗社會的經驗總結,但實際的勸誡效果應該一般,因為隻有到了“眼前無路”才會“想回頭”是人之常情。人很難跳出自己身處的情勢,更宏觀地審視自己的處境,更難自己主動遏製自身的欲望,真有了這個智慧和意誌,人也許就有了中庸之外更好的選擇。

對聯中的勸誡,對賈雨村有些觸動,他心裏想“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鬥來的,也未可知”,於是進廟。進去後,賈雨村見到一個老僧在煮粥。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賈雨村“不耐煩、仍退出來”。既聾且昏的煮粥老僧,肯定是“翻過筋鬥來的”,但是按賈雨村的標準屬於連翻筋鬥,太過頭了。這時候的賈雨村,希望遇到一個能夠進行機智問答的對象,結果很失望。賈雨村這樣的行為,很能反應他當時的心態。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智通寺中庸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