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劉科元‖隻言片語說“挽聯”

劉科元‖隻言片語說“挽聯”

2021-07-11 22:49:22劉科元聯齋 0條評論

楹聯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它具有傳統性、大眾性、藝術性、適用性等生命力很強的漢語言文學載體。我說它是風情萬種的寵兒!

走進婚房,它披紅掛彩捧笑著恩愛夫妻的洞房春暖,蝶飛蜂舞,魚水情歡。愛包懷裏生龍鳳;情湧心中釀蜜糖。

    走進靈堂,它鋪白吞墨,令人肅穆垂首。不禁兩眼淚雨汪汪,哽哽咽咽,號號啕啕。

    走進春天,它生機盎然,千家萬戶,紅紅火火。高拜一爐香,年年歲歲,五穀豐登,鳥語花香。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所以說楹聯以它表情達意的高超藝術,裝點了不同場合。以它的言簡意賅、脫俗不凡的本領盡展雄才大略,托起了不同場合的氣氛!

    我說哀挽聯正是對逝者深深的緬懷、追悼、激勵後人寄托哀思,含悲慟哀、刻骨銘心地繼承遺誌、發揚精神。哀挽聯是應用最廣泛的楹聯支脈。

    怎樣寫好哀挽聯?應該說詩聯愛好者,人人都是高手,隻要符合聯律通則,雖然說撰聯人麵臨的對象不同,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視覺不同,逝者生前的背景不同等等,寫出來的挽聯意境乃至對現實人的啟迪不同,但有一個中心點:悲痛、傷感、緬懷、繼承遺誌,寄托哀思,對逝者親屬安撫慰問是一致的。

    有人好象說喪聯區別於挽聯,其實是應用場景不同而已!三年前的挽聯還有紙張顏色講究呢!老人和年輕人去逝的原因、撰聯的語意也是有講究的!中國楹聯文化第一村,運城市、聞喜縣、候村鄉、寺底村楹聯文化搞的就是好,特別令人敬仰的是,楹聯文化普及化。遇到喪事,各家各戶都能拿出一副得心應手挽聯來,一般用白底黑字彩印一個方塊,張貼在醒目處或打印成冊,饋贈給佳賓賞閱,有代表性的貼在靈堂或門上。遇到喜事也同樣如此,不僅倡導行成了村風家風的文明風尚,而且以楹聯文化滲透了村民日常生活,大大的提高了鄉村振興戰略。

    下麵我例舉些挽聯供大家賞析:

    那年,河東流派聯壇十傑之一扆軍宣之父扆長茂病逝,扆長茂是最早提出“河東流派”奠基人之一,我的作品是:

垂淚鸛雀樓,垂淚教學樓,奈何其子頌揚我;

慟哭處暑雨,慟哭河東雨,怎也失君傷痛人。

    這是以第一人稱反詰寫法,鸛雀樓名揚天下,重建的鸛雀樓一側的門聯:淩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黃河第一樓。它的雄偉神奇之處正出於扆軍宣之筆。還有好多市、縣教學樓楹聯也是扆軍宣所作。上聯借鸛雀樓與教學樓假擬第一人稱造象、吊唁、反詰、垂淚、自慚!“奈何其子頌揚我”造境,言未盡而意無窮!鸛雀樓說“我隻有三千多丈還需讚揚?你看神州飛船和探月工程多麼可歌可泣!(那時還沒發展到神州十二號,天問一號)”教學樓說“以前做的不夠一定要教育興國,科技強國,為祖國多培養棟梁之材!”您教子有方,子承父願,河東流派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您啊!下聯處暑雨和河東雨造象天都慟哭以雨淚洗麵!“怎也失君傷痛人”造境,痛失一位河東流派大纛真讓人痛心疾首!

    2018年9月5日,張興貴老師之母病逝!張興貴網名“高原漢子”優秀楹聯家!看下麵這幾副聯:

向黃河哭母,向呂梁哭母;

讓巾幗招魂,讓華夏招魂。

這是運城市楹聯協會的挽聯,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上聯悲痛,下聯升華。

 

其子德高,其子才高,難道遺傳多自母?

黃河淚溢,黃河情溢,苦將哀號隻成麻。

這是嶽帥(嶽民立)所撰,架構格調高雅,自問自答。

 

高原即是母,黃河即是母,漢子豈能無母?

恩德高於天,思念高於天,斯文從不欺天。

這是河東流派領軍人楊振生所作,上聯以高超的技巧,嵌入“高原漢子”天衣無縫!嵌而無痕!

 

三年前,鄰村企業家之母八十多歲病故,我撰了幾副:

席間滿座惆悵客;

塵世難留賢惠人。

老媽病故,非常痛心,很多鄰裏鄉親都很惋惜,她賢惠有名。上聯寫思念憂傷,下聯寫安撫。今年三周年忌日,我又作了幾副:

娘走飛針穿歲月;

兒依孝杖待朝夕。

上聯寫老媽飛針走線,幹練利落,下聯寫兒輩淳厚孝道守節,手拄孝杖相跪朝朝夕夕!

無故時光失母愛;

有情草木放悲聲。

有一年,廊坊聯苑編輯,油海聯花主編劉進星老師的長兄年越九十去逝!當他回到家,門上挽聯已貼好,他認為挽聯不能這家抄那家,落於舊窠臼!每個家庭背景不同,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也不同,就應該符合逝者人生軌跡撰寫挽聯,同時要大力弘揚德孝文化!

抗美援朝,出生入死英雄好漢;

手勤心善,擦屎淨身模範兒媳。

 

人去節存,德字留千載;

時流影在,孝風進萬家。

 

遠送烽煙去;

近迎家業興。

 

傳承先輩業;

開拓未來程。

…………

他到縣城打印了兩次(第一次打印一百多份不夠,第二次又打印一百多份),每個親朋好友各散一份!

那年央視編導周泉泉在擔杆島意外,我撰的:

擔杆島心寒,痛失編導;

半邊天月冷,盼望歸來。

上聯擬人鋪陳,下聯擬人思念。

寫哀挽聯舉不勝舉,要帶著真情實感,要切人切事,詞語莊重凝煉、痛切仰慕,不論采用那種修辭手法,盡可能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溶入到對逝者的懷念中去!一般來說還沒有見過挽聯的評優淘劣!但也不可奉迎拍馬,要拓寬思路,要反複修改擬造岀好的意象和意境來,心有多大,楹聯天地就有多大!好的挽聯能給後人一種追思、敬慕、啟迪、感悟!近年來,在當代河東群,聯齋群,運河聯聲群等遇到了好多好老師!在他們的薰陶下,收獲頗多!有所成長!但自已肚裏隻有一點墨水,不可能的倒出一大缸來!上邊東拉西扯,隻言片語或許談不到點子上,隻是向各位聯友交流切磋拋磚引玉而已!或許當作是抽趕自己這個笨陀螺的小鞭子吧!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劉科元挽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