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聯”是對聯寫作中除自撰聯外,另一種集合他人詩、詞、曲、賦、駢文、碑帖等的成句,組成一副聯語的一種特殊創作手法。
試想,要把時間上綿延千載,空間上橫亙九域散落於悠悠中華幾千年文學經典中的兩個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句子,靠撰聯人的識珠慧眼,韻海拾貝,無縫嫁接。並做到外在的韻調平仄合律,語法結構合諧;內在的思想內容貫通,意境推陳出新。組合得了無痕跡,妙趣橫生,實為不易之事。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下麵僅舉兩副聯。來體味一下撰聯人的艱辛付出和欣喜的收獲。第一副寫武則天。此聯上下句均出自唐代詩壇大家之手。
六宮粉黛無顏色;
萬國衣冠拜冕旒。
上句選自白居易的《長恨歌》,上聯寫盡武媚娘“三千寵愛於一身”的絕代美貌;下句選自王維的《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下聯則恰如其分地寫出了這位千古女皇權傾中外,臨朝時接受滿朝文武異邦使臣三拜九叩的赫赫天威。集句由表及裏,行雲流水,渾然天成。作者若不經曆一番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艱辛。又豈能在人類詩歌的黃金時代浩如煙海的大唐詩文麵前,而靈感頓生,信手拈來呢?
再舉一副集唐宋兩代詩人作品為聯的例子。作者是湖南嶽陽聯齋編輯李林森老師。
清風兩腋添詩興;(宋.葛立方)
殺氣三時作陣雲。(唐.高適)
對此副佳聯,中華楹聯、運河聯聲主評,聯齋特邀評論員孫福奎老師,緊扣集聯的主題“展歌迎秋”言簡意賅,恰切精彩賞評曰:“好集句!上聯寫風,清爽、悠閑;下聯引入古邊塞詩句,狀雲,雲呈聲顯勢。三時指春、夏、秋,亦有秋雲。從動到靜,繪出一副不一般的秋天多元畫麵,鼓舞人心。”兩個詩句的巧妙集合一,化腐朽為神奇,新意盎然。足見李林森老師對古典詩詞的廣博積澱;對《聯律規則》的運用自如。否則,怎能做到選句如此精當,璧合珠聯。
以上舉例,意在說明“集句聯”創作的特殊性。其閱讀量之大,耗時之多,非憑一時之興所能為也。而“集句”之難還遠不止此。命題者還會獨出心裁對“集句”的範圍,從不同的角度加以限定。象以上所舉兩聯,若第一副限定為同一朝代之間相對;第二副限定為異代或以唐代相對。均合乎範圍要求。如果改為從其它角度限製:同一人不同作品之間相對;駢文、碑帖之間相對……。這樣一來,兩位作者隻能另起爐灶,大費一番周折了。
那麼,怎樣寫好“集句聯”呢?正如愛國詩人陸放翁所言“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劍南詩稿》)
愚以為,以下幾點或可試為之:
一多讀書,對古今詩、詞、曲、賦經典廣泛涉獵。
二多積累,對所讀經典,合於聯律的好句摘抄積累。
三多練筆,持之以恒,不辭辛勞,筆耕不輟。
李士權,1948年生於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鎮大橋屯。1970年參加工作,1983年在巴彥教師進修學校中函部任中文教師,2008年在興隆中學退休。中學高級教師。曾在《黑龍江日報》《黑龍江農村報》《巴彥詩萃》《東方》等刊物發表詩歌楹聯等作品。黑龍江省楹聯家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