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春滋雨潤·賞景點楹聯 悟人生真諦

春滋雨潤·賞景點楹聯 悟人生真諦

2021-08-31 23:27:14徐光煌 江西樟樹對聯天地 0條評論

這次晉豫之旅,對我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一些景點楹聯.這些楹聯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欣賞這些楹聯,可以獲得很多有益的啟示和人生的感悟。楹聯則是景觀的名片,是名勝精華的萃取。一個景點可以因一副傳神的楹聯而知名天下。景觀有可能消亡,楹聯卻可以永生。好的楹聯用詞雋永,寓意深刻,摹景傳神,境界宏闊,讀後讓人感覺,餘香滿口,久久難忘。 

讀開封府楹聯 悟為警之責

到了河南開封,有幸參觀了開封府。我們邊走邊談論,這位“明鏡高懸”的“包青天”,為什麼被人們一代又一代傳頌得家喻戶曉,甚至把“黑老包”看作“公正廉明.嚴格執法”的象征?後從開封府的楹聯中,做為一個公安執法人員,似乎得到一些啟示,有所領悟。這些楹聯,或申明施政宗旨,或以為官勸勉,對仗工整,平仄有致,寓意深刻,所表達的為政之德,執法之嚴.今天仍然有著借鑒和教育意義。

在奉詔亭柱石上有兩副楹聯:

奉詔承恩施德政;

為官執法播仁聲。

 

宣威九野民遵法;

詔諭三章吏秉公。

該聯平達順暢,言深意賅,不愧是一副好的“安民告示”。它實際上是在告訴百姓,大凡執法者都是奉命,為鞏固政權服務,隻要秉公執法,就一定會名聲遠播。

在正廳門有兩副楹聯:

正氣滿乾坤,力革弊端,上書北闕;

忠心昭日月,嚴懲邪惡,施法南衙。

這副楹聯開門見山,清楚地表明了為官者的責任和決心。這兩副對聯,都是說執法要,一身正氣,鐵麵無私,操勞政務,廉潔奉公,省身克己,才嫩嚴懲邪惡。

寧一堂絕訟疏刑,如臨化境;

祈百姓勤耕薄負,不識公門。

典型地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訟”即社會和諧的主流思想,倡導人們通過道德約束、自我調節的方式和諧化解矛盾;楹聯雖有一定的封建時代局限性,但這些理念,已深深地植入了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楹聯從注重公眾的道德教化,倡導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避免產生矛盾糾紛的理念,無疑對我們現代司法如何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指導意義,值得我們傳承和借鑒。

在正廳有一副楹聯:

嵩嶽南橫,千秋懷赤膽;

黃河東去,四海頌青天。

讚頌的就是包拯。巍巍乎包公,盡忠盡孝,懲惡揚善,解民疾苦,廉潔奉公!一介官吏被喻為巍巍嵩嶽,千百年來被天下百姓頌為青天。現實生活中同樣需要千千萬萬個包公。

在大殿上有副楹聯:

眼內無權貴;

心中有庶民。

此聯昭顯奉公執法,賞罰分明的執政理念,又暗含剛柔相濟,張馳有度的行政方法。聯說在執法中要不畏權勢,不徇私情;要人性執法,要從輕發落,留有餘地。反映封建社會以德治國,“執法如山”,“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執法理念;也是人們的一種良好願望。

讀平遙縣衙楹聯 悟執政之道

徊佯於平遙古城、古市樓、古店鋪、古街道、古民宅、古縣衙之間,仿佛使人置身於一部明清電影場景中。平遙,不僅具有眾多享譽中外的文物古跡,聞名遐邇的晉商文化,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大量的,而且具有內涵豐富的楹聯。在平遙古城,楹聯隨處可見,有縣衙署聯、民居聯、寺廟聯、戲樓聯、票號聯、當鋪聯、街聯、茶館聯、藥鋪聯,磚雕木刻,書體各異,琳琅滿目,異彩紛呈。楹聯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要數平遙古縣衙。進得縣衙二堂,又是一聯:

與百姓有緣才來到此;

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

導遊特意提醒遊客認真看就會發現二堂聯中“愧”字少了“鬼”上一點,“民”字頭上多了一點,意即對民要多一點愛,少一點愧。

來到縣丞辦公起居的書房、臥室,可以看到這樣一些廳聯、堂聯:

柴米油鹽醬醋茶,除卻神仙少不得;

孝悌忠信禮義廉,無有銅錢可做來。

 

魚因貪餌遭釣係;

鳥為銜蟲被網羈。

 

治賦有常徑,勿施小恩忘大體,

馭官無製法,但存公道去私情。

這幾副楹聯無不告訴人們名節源於修養,境界升於內省。當好一名官吏,要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講操守,重品行,耐得住清貧,抗得住誘惑。橫匾上“清、慎、勤”三個大宇,耐人尋味,發人深思。“清、慎、勤”作為皇帝勸誡為官者的箴言,出自三國魏司馬昭訓長吏之言,“為官者,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平遙縣衙已成為折射古代政治、官吏作風以及世態民情的一麵鏡子,特別是內鄉縣衙的官署楹聯,更是深刻闡明了為官之道。

讀喬家院楹聯 悟做人之寶

在喬家大院,不僅領略了豪華氣派、富麗堂皇和森嚴規整,更多的是實地感受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秀的家族傳統,同樣欣賞到古民居建築藝術耐人尋味的楹聯,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和文化精髓。大門口匾額:“履和”“古風”。這裏沒有求財求富的意向和張揚大富大貴的顯擺,而僅僅表達家族對和諧、和睦、和氣、和處的追求,以及永遠保持淳樸古風,不尚時髦習俗的心願。古人說:“中也者,天之達道也;和也者,地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和,什麼事情辦不成?!這也許是當今構建和諧社會源泉所在吧。

甬道楹聯:

百年燕冀惟修德;

萬裏鵬程在讀書。

在不讀書比讀了書的還會賺錢較為普遍的今天;在新一輪“讀書無用論”再次泛起的今天;在急功近利、什麼都以收益為判斷標準的今天,讀讀這副對聯,或許會清醒、明智一些。

一院楹聯:

積德為本續先世之流風心存繼往;

淩雲立誌振後起之家法意在開來。

忘記曆史就意味著背叛。一個人要立身於世,必須自覺繼承先輩優秀傳統。但要振興後起之小家和國家,是不是今天有些成就便夠了呢?楹聯做了最好的回答——要著眼未來、開啟未來!

二院楹聯:

傳家有道唯存厚;

處事無奇但率真。

在講機巧、靈活、虛幻、忽悠的今天,這副對聯仍然有意義嗎?仔細想想、反思人生,字字真經!

五院楹聯:

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

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心安。

讀書即使沒有成名,也會有高雅的談吐和品德,行善積德不求回報,自然心安夢穩。多麼通達、灑脫的境界!今人又有幾人能做到不求成名、不求回報?

六院楹聯:

寬宏坦蕩福臻家常裕;

溫厚和平榮久後必昌。

這與前麵的對聯簡直一脈相承,但又有新的意境。寬宏坦蕩、溫厚和平,不僅能成就今天的事業,而且還永葆家業長存、幸福永遠。還有一聯:“詩書與我為麯蘖,嗜好與俗殊酸鹹。”意思是讀詩看書像飲酒一樣美,業餘嗜好要不跟俗人相同。這與我喜愛的另一幅對聯“立誌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有異曲同工之美!

高懸於廳堂或刻在立柱上的楹聯,雖然是些簡短的文字,但其中蘊涵著經商的艱辛、做人的道理、治家的高招。凝聚著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不失為處世哲學和人生追求。真不虛此行!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風景聯人生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