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為什麼總有人說詩詞對聯看不懂?

為什麼總有人說詩詞對聯看不懂?

2019-10-17 22:49:08金銳何愁白藏閣 0條評論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經常遇到這種現象,發出一些詩詞對聯,無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總有人出來一句“看不懂”。文學作品,看得懂或看不懂其實都正常,但很多人隨即將白居易請出來,說白居易的詩之所以好,是因為不識字的老太太都能看懂。

 

說到這個份上,我就實在忍不住要吐槽一下了。關於白居易給老太太讀詩的故事見於宋代孔平仲的《孔氏談苑》:



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又改之。故唐末之詩近於鄙俚。


後來《冷齋夜話》和《墨客揮犀》等書也記載了這段故事,文字大同小異。且不論這段故事是真是假,但大多數拿他舉例的隻看到了前半段“白居易給老太太讀詩”,卻沒看到後半段對白居易的批評甚至不屑。蘇軾說“元輕白俗”,這裏也說“近於鄙俚”,這些都是說白居易的詩過於淺白,可不是什麼好詞。

 

如果覺得這個說法還不夠明確,宋代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更是全文引用這個故事,並作出如下評價:

 

樂天詩雖涉淺近,不至盡如冷齋所雲。餘舊嚐於一小說中曾見此說,心不然之,惠洪乃取而載之詩話,是豈不思詩至於老嫗解,烏得成詩也哉!

 

這裏就幹脆直截了當地說:老太太都能看懂的根本就不叫詩,你們黑白居易不能太過分了!如果白居易地下有靈,知道有人拿這段故事作為吹捧他的標準,恐怕要掀開棺材板大鬧一場了。



白居易的詩真的老太太都能看懂嗎?有些人會拿那首《賦得古原草送別》舉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你看,每個字都那麼淺顯,連一年級的小朋友都能看懂。可惜,這幾句隻是這首詩的上半身,它的下半截是這樣的: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幾句恐怕就沒那麼容易看懂了吧。況且我們隻看上半身,“離離”是什麼意思?“離離”出自《詩經》“其桐其椅,其實離離”,也未必就真的“老嫗能解”。

 

其實,白居易的詩也不是都很容易理解,比如他有一組《和春深》,一共二十首,我隨便舉其中的兩首:

 

何處春深好,春深執政家。

鳳池添硯水,雞樹落衣花。

詔借當衢宅,恩容上殿車。

延英開對久,門與日西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學士家。

鳳書裁五色,馬鬣剪三花。

蠟炬開明火,銀台賜物車。

相逢不敢揖,彼此帽低斜。

 

先不討論詩好或不好,隻從讀者理解的角度,莫說“老嫗能解”,就是飽讀詩詞之人,理解起來也要費幾番功夫吧。所以,以後真要討論詩詞對聯看得懂看不懂的問題,也千萬不要把白居易搬出來了。



文學作品的好壞,我覺得斷不可簡單地通過“看得懂”或“看不懂”來判斷。老幹體人人看得懂,好嗎?李商隱《無題》諸作,深奧隱晦,不好嗎?司空圖作《二十四詩品》,“自然”接近於“看得懂”,“高古”接近於“看不懂”,他分別是這樣闡述的: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俱道適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

真與不奪,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過雨采蘋。

薄言情悟,悠悠天均。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

泛彼浩劫,窅然空蹤。

月出東鬥,好風相從。

太華夜碧,人聞清鍾。

虛佇神素,脫然畦封。

黃唐在獨,落落玄宗。

 

其實這些都是創作的風格而已,風格並沒有明確的好與不好,隻是作者的創作水平有高低之分。同樣,讀者的欣賞水平也有高低之分,如果最基本的詞彙、典故、文言用法都難以掌握,無論看得懂或看不懂,對作品的評價都是沒有意義的。



還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是,隻要用典就是晦澀,就是掉書袋,就是看不懂,這種說法也過於絕對。用典可以讓文字的氣格更加高古,這是語言感覺層麵的暫且不說;另一個目的則是在有限的文字中,凝練、合理地表達相關內容。有時絮絮叨叨說不清楚的意思,通過一兩個典故的使用便一目了然,因此非但不應該反對用典,用典還是詩人的“必修課”。

 

典故使用有合理不合理、偏僻不偏僻之分。前者沒必要討論,不合理肯定是不好的,也有人為了用典而用典,這當然也是不妥的。後者倒是應該分析一番:所謂偏僻不偏僻的區分,應該是默認讀者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不然耳熟能詳的典故可能也成了僻典;而對於典故的處理方式上,古人雲“用史不如用子,用子不如用經”,這雖然在當代已經體現得不算明顯,但至少表明“經”中之典對古人算熟典而不算僻典。

 

辛稼軒為詞多用典故,比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首: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此詞幾乎句句用典,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史知識,可能會覺得典故頗為生僻,但對於稼軒而言,這些恐怕都是熟典。稼軒每每以經史中的成句入詞,很多時候不會對理解作品本身造成困難,但是如果沒有經史的功底,看不出哪些文字是在渾然無隙的巧用典故,也是無法充分欣賞作者的文學造詣的。



有人說,優秀作品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構成的,這種觀點值得商榷,但是如果讀者不能充分理解作者的表達,或者不具備與作者相近的文化素養,的確可能出現讀不懂作品的問題,而這也與作品本身的優劣關係不大。

 

“讀不懂”的作品有幾種,其中一種是作者的行文問題:有些人用詞似是而非,“信達雅”之中連“信”也做不到;有些人是句法駁雜,不能按照合理的行文方式安排文字;有些人是邏輯混亂,創作的時候沒有重點……如此種種,造成的“看不懂”自然要歸咎於作者的功力不足。但另有一種並非作者而是讀者的問題——讀者的文化素養不足或欣賞層次不夠,導致優秀的作品成了“看不懂”的作品。

 

文辭的看不懂前已述之,另一種比較典型的是審美層麵的看不懂。我們常說雅俗共賞,雅俗共賞通俗地說就是——普通大眾認為好,專家學者也認為好,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一類。但我始終認為,文學並不是完全麵向大眾的藝術,並非越多的人認為好便是好的——有時或許如音樂一樣,口水歌或相當一部分流行歌曲,其音樂價值未必真的很高。文學作品也有老百姓認為好,懂的人認為不行的,這種例子很多,比如藏頭詩、比如嵌名聯、比如各種“氣象壯闊、情感豪邁”的作品等。同樣也有一般人看不懂或者欣賞不了,但是高水平的讀者愛不釋手的作品,我認為這類作品的價值絲毫不遜於“雅俗共賞”的作品,其文辭、格調、意境、內涵、思想諸般,不流於俗、不媚於眾,往往有極動人之處,反複品味咀嚼自然會有收獲。

 

宋玉答楚王曰:


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裏》《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曾經發過一組古人的對聯,一位讀者表示“看不懂”,並向我普及了一係列諸如“不可太長”“不可用典”“雅俗共賞”“貼近群眾”“時代精神”等知識後,發表了他認為的一件佳作:


啥為全麵小康?甩遠貧窮,雙百藍圖先搞定;

這是一條長路!掃平荊棘,千年夙願早完成。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詩詞對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