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對聯賞析鄭鐵峰先生楹聯創作藝術風格欣賞

鄭鐵峰先生楹聯創作藝術風格欣賞

2020-02-28 23:37:26陳宏偉湖湘楹聯 0條評論

利用長長的春節假期,閱讀一些優秀的詩聯作品,不僅能紓解寂靜的孤獨感,更能補充文化營養,增加精神愉悅。鼠年伊始,我有幸品讀了鄭鐵峰先生的精品楹聯輯,就有頗豐的收獲。鄭鐵峰先生是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現任湖南省楹聯家協會秘書長,係湖南師範大學外聘教授。他生活在文化氣息濃厚的湖湘大地,從小就深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培育了傳承詩聯文化的興趣;他致力於楹聯文化發展與繁榮,深知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為楹聯創作積累了滿腔激情;他潛心探究,勤於思考,研磨技藝,又為楹聯創作提供了厚重的藝術支撐。因此,他創作的楹聯作品底蘊厚重,對妙聯佳,新奇凸現,精彩紛呈。無論是在切題立意、謀篇布局,還是在遵循聯律、豐富內涵上都是精妙設計,頗具匠心。細細品讀起來,宛若一縷春風撲麵而來,給人以清爽之感,又如一份精神食糧,給人以藝術享受。


——立意奇特。

立意就是確定作品的主題思想。“意猶帥也”,“意”在作品中具有統帥作用,沒有“意”的作品,如同一盤散沙,毫無藝術價值。立意的高下與奇特直接決定作品的品位,因而它是每位作者首要追求的目標。鄭鐵峰先生從事傳統文化傳播與促進工作多年,積澱了經驗,陶冶了情操,開拓了境界,為作品的立意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他創作的楹聯作品主題思想突出,立意十分奇特新穎。如:

題楊開慧烈士就義九十周年

生為豪傑,死亦英雄,留取丹心存赤縣;

妻則光榮,母尤偉大,髹塗碧血映紅霞。

      楊開慧(1901-1930),號霞,字雲錦,湖南長沙板倉人(現長沙縣開慧鎮)。1920年冬,楊開慧和毛澤東結婚,192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毛澤東的助手。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她拒絕退黨並堅決反對聲明與毛澤東脫離關係,隨之被害。1957年毛澤東為紀念楊開慧特寫了《蝶戀花·答李淑一》詞一首,讚其為"驕楊"。今年是楊開慧烈士英勇就義90周年,作者懷著濃厚的情感創作了這副立意奇特、主題凸現的對聯佳作。凸現了烈士短暫而偉大的生命價值。開慧烈士至1930年犧牲時,年僅29歲,生命是非常短暫的,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是無限的,作者給予高度評價:“生為豪傑”“死亦英雄”。凸現了烈士崇高的精神價值。開慧烈士是毛主席全家6位烈士之一,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貢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精神價值主恒,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如“丹心存赤縣”“碧血映紅霞”。凸現了烈士流芳的家庭價值。開慧烈士是毛主席的妻子,也是他的革命戰友與助手,為中國革命鬥爭發揮了重要作用,“妻則光榮”;開慧烈士生育和培養了包括長子毛岸英烈士在內的三個兒子,“母尤偉大”,其家庭價值永遠流芳。


——謀篇奇妙。

謀篇就是對文學作品的篇章、結構等表現形式作出整體謀劃與安排,使作品能充分表現主題思想,又能充分展現文學作品的藝術美感,從而給讀者帶來文學藝術的享受。鄭鐵峰先生對楹聯創作傾注極大的熱忱,勤於思考,善於挖掘,對每副楹聯作品布局都作出整體謀劃和精心安排,謀篇奇妙,表現精美。如:

題湘潭窯灣古鎮

萬重景致絲絲扣住,登古堡以全收,掬朝露洗心,晚霞濯足;

一脈瀟湘滾滾奔來,越千年而不息,任北洙源遠,南泗流長。

窯灣位於湖南省湘潭市河西老城區西端,湘江從它身邊流過。據史料記載,窯灣古街於秦代立壺山港,建製於晉代公元313年,至今有著1700餘年的曆史。上聯的大意是:萬重景色將古鎮層層裝點,登上古老的建築上就可以將全部景色收入眼底,用雙手捧來朝露洗滌心胸,除去雜念;擷來晚霞洗去腳汙,清除世塵。下聯的大意是:流淌於瀟湘大地的湘江滾滾奔來,穿越千年而奔流不息,任憑北洙(洙水,古水名,位於山東泰安北)源遠,南泗(泗水,古水名,位於山東中位)流長。此副聯品的謀篇奇妙在於:布局妙。聯品采取先實後虛、虛實結合的安排,產生了強烈的對比度與靈動感。如:上聯中“景致”“古堡”“朝露”“晚霞”,下聯中的“瀟湘”“北洙”“南泗”。聯句采取八六五四式安排,營造了磅礴的語言氣勢和娓娓道來的語言環境。選材妙。整副作品對素材與物象進行了精妙挑選與使用,充分展現了“湘潭窯灣古鎮”的特色,特別是“朝露”“晚霞”“北洙”“南泗”的妙選,充分展示了作者厚重的文化底蘊與良苦用心。遣詞妙。把最恰當的詞(字),調遣到最恰當的位置,起到最好的藝術效果,這就是遣詞的奇妙所在。而題“湘潭窯灣古鎮”聯就展示鄭先生高超的遣詞技巧與能力。如:“絲絲扣住”與“滾滾奔來”、“掬”與“任”、“洗心”與“濯足”等等。


——喻理奇深

一般來說,作者通過對物象或事件的描述達到說明一定道理的目的,或者將深刻的哲理隱含在作品中,起到警世的作用,這就是喻理。它是用具體的事物說明抽象的道理,變深奧為淺顯,變複雜為簡明,變逆耳為順耳,增強文學作品的邏輯性、說理性和可讀性。鄭鐵峰先生紮根火熱生活,擁抱嶄新時代,從實踐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培養了敏銳的洞察力,提升了作品的文學涵養。他創作的楹聯作品喻理深刻,授道奇妙,讀他的作品能曉理悟道,啟迪智慧,沁潤心靈。如:

題銅官五鳳樓戲台

欲辨人心,權憑臉譜;

如觀世態,或在戲台。

銅官古鎮位於長沙市望城區北境的湘江東岸,自唐代起,銅官又稱陶都,曆來以陶瓷聞名於世,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銅官鎮便出現了大型的窯場,為“海上陶瓷之路”重要支點,產品暢銷29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五大陶都之一。五鳳樓戲台就座落在這繁華的陶都之中,是千年巨變的見證者,世態炎涼的承載者,鄭先生欣然為戲台題聯。此聯的大意是:想要辨別人們的內心世界,可以憑借臉譜認識;如要觀察社會上的人情世故,或許就在舞台上重現。此聯短小精悍、喻理奇深。揭示了“相由心生”之理。臉譜就是演員在麵部勾畫一定的彩色圖案,以顯示劇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是內心世界在麵部的集中表現,是快速認識劇中人物個性、心思與作為的重要方法,它揭示“世事無相,相由心生”(《無常經》)的重要哲理,告誡人們要注重內心世界的修煉。揭示了“去偽存真”之理。觀察舞台人物可以憑借臉譜,但在錯綜複雜的現實生活中,僅憑“臉譜”“辨人心”是不夠的,還必須撇開人們的“麵相”,聽其言,觀其行,察其心,“去偽存真”,才能對“人心”有充分的認識與了解。揭示了“戲由人演”之理。戲曲是曆史的重現,是現實生活的濃縮,劇中人物都是由人演譯的。把生活中的素材通過藝術加工、提煉與升華,給人們以鼓勵、教育與警示,以增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這就是包括戲曲在內的文學作品的全部意義所在,也是文藝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所在。


——對仗奇工

對仗是指詩詞楹聯創作時運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詩詞聯句在對偶基礎上,上下句同一結構位置的詞語必須“詞性一致,平仄相對”,並力避上下句同一結構位置上重複使用同一詞字。詩詞楹聯的對仗使語言音韻和諧,增強了節奏感和音樂美,達到表現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對仗工穩,是評價詩聯的重要標準。工穩即“工整而妥貼”,“工整”就是對仗工整,即兩句在詞性、詞類、句型等方麵都分別整齊相對;“妥帖”就是恰當,十分合適。鄭先生致力於詩聯格律的探索與研究,在探索中積累,在研究中升華。因此,他注重格律,嚴於工穩,創作的聯品具有純真的格律風味。如:

中國雪鄉題聯

一萬年玉樹銀花,林海雪原,須知冰下湍流急;

三千裏白山黑水,寒星冷月,莫說人間正道難。

雪鄉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雪鄉雪期長、降雪頻繁,具有景色秀麗、氣候獨特、民風淳樸的特點。鄭先生在2018年冬天到此瀏覽後感概良多,於是欣然為雪鄉題聯。此聯詞性推敲嚴格,格律運用嚴謹,是一副優美的對聯譜。詞性對品。上下聯詞性相同,嚴格做到了數量詞對數量詞,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如“一萬年”對“三千裏”,“玉樹銀花”對“白山黑水”,“知”對“說”等等。結構對應。上下聯詞語結構非常一致。如“林海”對“寒星”(均為偏正結構),“須知”對“莫說”(均為能願短語),“冰下”對“人間”(均為後補結構),等等。平仄對立。上聯仄起,下聯平收,句腳平仄對立,句中二四六分明,做到了“平頂平,仄頂仄”。整副聯品平仄和諧,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充滿音樂美和韻律美。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鄭鐵峰創作藝術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