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詩鍾名稱由來

詩鍾名稱由來

2018-05-31 23:30:46楊晶互聯網 0條評論

 編者按:詩鍾是中國文人雅好,深受讀書人喜愛。從本期開始,我們開設“聯友詩鍾”欄目。一來豐富對聯姊妹藝術的品類,二來為廣大讀者提供學習交流的平台。首期先介紹一下詩鍾的基礎知識。


    中國文人喜好“舞文弄墨”,文字遊戲不勝枚舉,詩鍾則是其中之一。起初它以競賽方式存在,要求在規定的時間、以規定的內容、按規定的格式完成創作。而其名字也五花八門,因其形式和出處不同,各名目的具體要求和創作方法略有差別,但其宗旨卻是一致的,均體現了詩鍾獨特的藝術魅力。該藝術表現形式現在被大家廣泛認可為詩鍾。


    據王鶴齡先生考證,詩鍾之名最早見於同治十一年(1872)李嘉樂著《詩社即事柬袁子久中翰(保齡)》,其在詩序中道:“又有分詠、合詠、駢體諸目,則拈題而不限字。合詠間亦限之。構思時以寸香係縷上,綴以錢,下承盂。火焚縷斷,錢落盂響,雖佳句亦不錄。名曰‘詩鍾’,都中盛行之。”此大約為詩鍾一詞的最早出處。張西廂在《閑話詩鍾》亦有類似記述:……香焚縷斷,錢落盤鳴,以為構思之限,故名“詩鍾”,即刻燭擊缽之遺意也。意指銅盤響如鍾鳴,則限時創作結束。該種做法,興起於清朝中葉,到清末民國初盛極一時,在當時的士人階層中影響相當大,其中佳作頗多。


    詩鍾在福建至今仍稱為折技,但其也曾一度被稱為改詩。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北京人參加詩鍾集會,也常說“去改詩”。按此種說法,詩鍾普遍認為是由清嘉慶年間福建人所創的折枝而來。折枝本是一種畫花卉的方法,用於詩則指僅取詩中一聯,因此也便有詩畀、詩畸、改詩之稱,其意相同。因折枝隻折詩中兩句,亦可稱之為偶句,且因有嵌字偶句及分曹偶句之說,也正好暗合詩鍾的兩大體係———嵌字和分詠:嵌字指將指定字按規定嵌到偶句中;分曹即分組,指偶句分開各詠一事物,類似於詩鍾的分詠格。分詠格即取絕不相幹的兩事物,用兩個七言句分別進行描述,隻隱括暗示,不能明點題字,合而渾成一聯。該出題方法仿自八股文的截搭題。此為分詠格來源說之一,因此“截搭題”也是詩鍾分詠的別稱。


    詩鍾亦有“作碎”之稱,該說法蓋源於閩、粵早期塾師教授蒙童作對聯所用“作碎”方法。民國易順鼎《詩鍾說夢》記:“碎者,自作一對五字、七字之句。其題則先命兩字,使分嵌於兩句中,亦限第幾字,但五、七碎所限之字,皆相對者。”沒有連貫意義的字嵌入聯中稱“碎流格”,嵌有連貫意義的字稱“碎錦格”。由此可見,這個“碎”字原來是由“作碎”而來。


    根據詩鍾限時創作的特點,詩鍾亦有“擊缽吟”之名。據《南史·王僧儒傳》載:竟陵王子良嚐夜集學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蕭)文琰曰:“頓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乃與(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銅缽立韻,響滅則詩成,皆可觀覽。這就是成語“刻燭聯吟”“擊缽催詩”由來,即一種限時吟作的創作活動方式。可見詩鍾與擊缽吟本是同源。擊缽以詩居多,敲鍾側重於聯句,雖形式有異,但限時之意相同,可以說鍾缽之說相生相長。擊缽之中,寧無為詩鍾者乎?


    詩鍾之名,另有織錦、百衲琴之稱,不一而足,因應用的人極少便不再贅述。做為一種文人雅士的文字活動,詩鍾雅集後獎勝者以香茗、罰敗者以苦茗,可謂賞罰亦雅。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詩鍾由來名稱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