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對聯書籍傅小鬆《楹聯趣話》連載(三)

傅小鬆《楹聯趣話》連載(三)

2019-07-20 23:05:00傅小鬆湖湘楹聯 0條評論

哪壺不開提哪壺


 清末曾國藩,中進士,卻是三甲檢討,為此心病耿耿。舊時殿時揭榜,鼎甲三人,頭名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第四名及其後若幹名為二甲。剩下屬三甲,次品,稱為“同進士出身”。按照清朝慣例,一般都放到外地當點芝麻官。曾國藩一生官運亨通,大富大貴,所謂“同進士出身”其實對他毫無影響,但無論如何,這個“同”字,成了他這位“一代完人”一生中的美中不足,成了他一大終生遺憾。張伯駒《素月樓聯語》上說,曾國藩有一天去訪問左宗棠,左正好新討了一個小老婆,很久才從屋裏出來相迎。曾國藩問怎麼啦,左宗棠說:“我剛剛在小妾的房裏,她正在洗腳,門人沒有及時進來通報”。曾國藩聽了大笑,隨口出了一個對聯:


看如夫人洗腳;


這自然是戲謔。如夫人,即小老婆。左宗棠馬上對出:


賜同進士出身。


這一對,可謂哪壺不開提哪壺,馬上把曾國藩搞個羞愧難當。曾國藩與左宗棠,都是當時國家良棟,據說兩人不和,較勁之事時有發生。從這個對聯故事也可見一斑。



貪生怕死“宣言”


 清末外憂內患,朝廷大官小吏們理應是為國赴難,為君分憂。但真正一有風吹草動,馬上作鳥獸散。有這樣一副對聯,假借這些官吏們的口氣,道出了他們貪生怕死的“心聲”:


君在,臣何敢死;

寇至,我則先逃。


上聯說,不是我怕死,而是要留一條老命,效忠皇上。這話說得很動聽,很冠冤堂皇。但下聯則一不小心便露去了狐狸的尾巴:狼來了,趕快逃之夭夭,還管什麼君不君呢!


這上下聯兩句話都有來曆。《論語·先進》有“子在,回何敢死”的話,上聯由此化出。《孟子·離婁下》有“寇至,則先去以為民望”的話,下聯由此化出。



另一個曾國藩


 曾國藩一生,最重視立德修身,孜孜不倦。不僅嚴以律己,對子女、下屬也同樣嚴格要求,翻開那本厚厚的《曾國藩家書》,處處可見這位曾聖人道學的麵孔。因此,封建統治階級說他是“一代完人”,是諸葛武侯式的人物,對他極盡讚美之詞。《素月樓聯語》中,卻記載了另一個曾國藩,說他遊天津時,曾眷戀過一名妓女(一說是一名劃船女子,貌美豐神),名叫大姑,還作了這樣一副嵌名聯送給她:


大抵浮生若夢;

姑從此處銷魂。


這副對聯宣揚的是及時行樂,和他平時那種“道岸貌然”判若兩人。


無獨有遇。台灣出版的《晚晴樓聯話》中也記載了一則曾國藩題聯贈妓之事。曾國藩曾與友人微服同泛秦淮。認識了一個叫“春燕”的妓女,“溫柔儒雅,吐屬尤佳”,曾國藩很看重她,不料這個妓女很快被人買走了。曾國藩再也沒有見到她,十分惆悵,寫了這樣一副對聯,聯中嵌入“春燕”二字:


未免有情,對酒綠燈紅,一別竟傷春去了;

似曾相識,悵梁空泥落,何時重見燕歸來?


梁羽生對此聯很感興趣,他在《名聯談趣》一書中評論說,“春燕”一聯打破了曾國藩“偽道學”的一麵,而流露了他“真性情”的一麵,比讀他的《曾文正公家書》有趣得多。



脫凡去俗


 《古今聯語彙選初集》上載,清末江蘇鎮江焦山,有一位古寺方丈,僧名幾穀。清末江蘇丹徒人周伯義贈了他這樣一副對聯:


脫去凡心一點;

了卻俗身半邊。


這副對聯可算是兩個字謎。“凡”字脫去了一點為“幾”,“俗”去掉一半就是“穀”。合起來就是方丈的名字:幾穀,你說妙不妙。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這副對聯既切名,更切對方身份。“脫去凡心”,“了卻俗身”,不正是出家人之語嗎?高,實在是高!



“以聯答聯”傳佳話


 杭州西湖靈隱寺前有一座飛來峰,峰下有一座冷泉亭。這一峰一亭,都是名勝。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在亭內題寫了一副天問式的短聯:


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


   300多年後的一天,清末著名學者俞樾,與夫人姚氏一起遊覽靈隱寺,看到董其昌這副對聯,突然萌發了“以聯答聯”的想法,俞樾首先想好了一副答聯:


泉自有時冷起;

峰從無處飛來。


姚夫人聽了,笑道:那還不如說——


泉自冷時冷起;

峰從飛處飛來。


言罷,夫妻相視大笑。數日後,俞樾次女繡孫前來,也作了一副答聯:


泉自禹時冷起;

峰從項處飛來。


“禹”大禹。禹時冷起,足見此泉很古老了。俞樾品嚼著女兒答聯的深意。又問:“項”字何指?繡孫說:不是項羽將此山撥起,怎麼會飛到這裏?“項羽拔山”,見項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繡孫這副答聯,異想天開,其才思當然是遠在他父母親之上了。


 俞樾一家三口冷泉亭“答聯”佳話,並非後人杜撰。它清楚地記載在俞樾自己的《春在堂隨筆》裏。



寫絕吳昌碩


 吳昌碩,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浙江安吉人。他畢生追求藝術,即使在耳聾腳跛、油盡燈枯的風燭殘年也沒有停止。他晚年苦心鑽研篆隸,臨募石鼓,把它捧到了一個無人企及的高峰,在中國書法史上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清末編修喻長霖為晚年的吳昌碩他寫了這樣一副對聯:


聾兩耳,跛一足;

學三絕,人千秋。


上、下聯形成鮮明對照!“聾兩耳,跛一足”,這是生理上的吳昌碩,垂垂老矣,近乎殘廢;“學三絕,人千秋”,這是藝術上、精神上的吳昌碩,光彩照人,價值不朽。“三絕”,吳昌碩除精於書法,還能詩,工篆刻,人稱“三絕”。


 

頂上功夫


理發店趣聯很多。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太平天國首領石達開那副: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有幾;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又有樊雲山題理發店聯:


揮舞雙拳,打遍天下英雄,莫敢回手;

運動寸鐵,削平宇內豪傑,誰不低頭。


兩聯都堪稱豪氣幹雲,不過如要說短小精悍、膾炙人口,則是如下一副:


雖然毫末技藝;

確是頂上功夫。


   這副對聯出於清道光年間,後來不脛而走,成為理發店的通用門聯。它看似簡單卻極具藝術性和哲理性。頭等事業”、“頂上功夫”既是實話實說,又一語雙關。理發本來是極平凡的醜小鴨,一下變成了高貴的天鵝。作者的生花妙筆,也可算是“頂上功夫”!    




既生瑜  何生亮


 1913年3月,近代民主主義革命家宋教仁,在上海車站被人暗殺。成為震動一時的特大新聞。稍稍熟悉內情的都知道這是袁世凱幹的好事。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總統寶座後,急欲稱帝,宋教仁則是他稱帝路上的絆腳石。袁世凱想為稱帝掃清道路,於是狠下毒手。在宋教仁的追悼會上,有人以袁世凱的口氣寫了這樣一副挽聯(見佘德泉《古今絕妙對聯彙賞》):


既生瑜,何生亮;

卿不死,孤不安。


《三國演義》中,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處處想與他比個高下,未料不是對手,最後被活活氣死。臨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在這裏,把袁世凱比作狹隘的周瑜,嫉賢妒能,陷害忠良。下聯也是《三國演義》裏的。係孫權在致曹操信中寫在信反麵的一句話,原文是“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意思是與曹操不共戴天。袁世凱與宋教仁的關係,也正是這樣,所以宋才慘遭毒手。這副對聯全部是集用《三國演義》中的名句,借古喻今,手法是非常高超的。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傅小鬆趣話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