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淺談律詩與楹聯

淺談律詩與楹聯

2019-04-04 22:49:54袁明忠中藝文學微刊 0條評論

律詩的布局與謀篇    

 1、什麼是布局與謀篇:        

有人曾說過“韻律是詩之衣裝,結構是詩之骨骼,意境是詩之血脈。”詩之為詩,除了使用詩語外,還必須按照特定的格律來寫;而詩如人之生命,以血脈貫通為前提,隻有血脈貫通,才會生機勃勃;這就是格律與意境與詩的關係。今天我們不說這些,先談談“詩之骨骼”。即詩詞的謀篇布局。    律詩的布局與謀篇,就是把你所掌握的素材,按照詩詞格律在起、承、轉、合之中,有機地整合為一體,就是布局,也是謀篇。



律詩,第一、二兩句屬“起”,起者,是事情的起因及交待;第三、四兩句是屬“承”,承者,是承接“起”的原由將事情“深入發展”下去;第五、六兩句屬“轉”,轉者,其實是將你看到的景物以寓意或借鏡等不同的方式,去表達你自己對該事物的感情或感受;第七、八兩句屬“合”,合者,為總結與升華,但必須與上文之意境相吻合。     律詩,一般分為上下兩片,上片,即前兩句,基本上是寫景物的,而下片,即後四句,一般是抒發作者的情懷的。     律詩,第三、四兩句及第五、六兩句,是一定要做對仗的,而沒有做對仗的就不是近體詩。 

以上四個基本要求,是律詩的基本要求,如果做不到:起承轉合、上片寫景物下片抒情懷、中間四句對仗、依律寫就的,就不能算是律詩,也不符合律詩的基本要求。 七言律詩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 其格律非常嚴謹,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麵都有嚴格規定。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頷聯”,五、六句稱為“頸聯”,七、八句稱為“尾聯”。

二、押韻嚴格。全篇四韻或五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後的一個字要同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要求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原則上隻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即使稍微鬆一點,也隻允許入韻的首句可以用鄰韻,叫作“借韻”。      七律詩根據首句是否押韻,可分為首句入韻和首句不入韻兩種格式,其中首句入韻為正格,五律則恰好相反。

三、講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格律,就是在一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一個音部,平仄交互安排。根據首句頭兩字的平仄,七言律詩分為平起和仄起兩體。     根據格律,七律詩有四個標準句型:1、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2、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3、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4、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這四種句型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四、要求對仗。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七律詩以首聯、尾聯都不對仗為常格。 

什麼是八病之說?      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傍紐,正紐。      1.平頭:指五律詩上下兩句的第一字不得同聲,第二字也不得同聲。不得同聲,指不得同 平上去入任何一聲,否則,就犯了平頭病。如: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今”與“歡”同為平聲,“日”與“樂”同為入聲,即犯了平頭。     2.上尾,指五律上下兩句的結尾字不得同聲,否則就犯了“上尾”病。如: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樓”與“齊”同為平聲,即犯了“上尾”病。



 第一,題材的融合與拓新。 先說五言古律,杜甫以前,五古的題材相當廣泛,建安詩人用以描摹社會動亂和民生疾苦,用以抒寫內心的矛盾衝突;陶淵明用以歌詠安寧恬淡的田園生活;謝靈運用以刻劃美麗多姿的自然山水……      第二,以議論入詩。我們知道,詩歌是長於抒情的文體,以往的詩歌很少有議論的成份。個別篇章攙入議論,也多非有意為之。 


第三,把散文的句法、章法引進詩歌。使之完美結合。五言詩句的節奏,一般為“二三”,七言詩句的節奏為“四三”!它們的共同之處是,後邊的一個音節單位都是三個字。這後三個字俗稱“三字尾”或“三字腳”。千萬不能寫“三平尾”或“三仄尾”。      第四,用拗句避律!拗體詩的創立,是杜甫對近體詩發展的又一重要貢獻。所謂“拗”,即不合平仄常規的近體詩稱“拗體”。拗體是近體詩定型以後,詩人有意識地不依平仄常格,變動平仄規定而寫成的。 

拗句:拗句是和律句相對的概念,不合律便是拗。拗句可分為兩類:小拗和大拗。凡在律詩中可以正常使用的拗句,皆歸為小拗;不能在常規律詩中使用的拗句,皆歸為大拗。     拗救:拗救皆是針對小拗而言。拗而能救,便不為病。拗救的方法是:前麵在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麵便在該用仄聲的地方用平聲作為補償,反之亦然。

對聯的要素!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特點:     一,上下聯字數相等、結構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     二,對應位置詞性相同。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對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按韻腳來分,上聯韻腳應為仄聲,下聯韻腳應為平聲,謂之“仄起平收。   四,節奏相應,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    對聯是由二個相對的句子組成,即由二個形式相對、意義相關的偶句所組成。“所謂對聯”,就是二個句子即要相對,又要相聯。上下兩句相對偶(又叫對仗)是對聯最重要的特點。一幅好聯,應做到內容高度精煉、融合,音節上和諧悅耳。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給予完美組合。

   對仗又稱對偶、對章、屬對、駢偶等等。指前後兩個詞組或句子相互成對。即兩個詞組或句子、字數相等、詞性相近、句法相似、意義相關。     借對某些字,用句中之意思來對仗本不很工整,但其字別有另一義可以和並行的句子中相對應的字成為工整的對仗。借對可借義,亦可借音。借意如:白法調狂象,玄言問老龍。玄言之玄乃“玄妙”之義。然玄亦有“黑色”義。此處借其“黑色”之義與“白法”之“白”形成對仗。借音如:事直皇天在,歸遲白發生。皇天之“皇”與黃色之“黃”同音,此是借“黃”之音與“白”相對。 

袁明忠(緣分) 著名格律詩人 喝太湖水長大,曾在各報社網絡上蹦蹦跳。 1988~89年吉林省作家進修學院,作家雜誌社文學創作結業!(長春)《雪蓮青年作家協會》(甘孜)《中國通訊文學會會員》(遷西)《文卉雜誌特邀編輯》(遷西)《全國文學企業聯誼協會東方文學聯合會會員》(寬城)《東京文學特約采編員》(開封)《本地詩星·中國詩歌網》(上海) 現任中國詩歌報第二詩詞創作室執行主編。 是《上海格律詩社》《中國詩群主聯合會》《上海新詩苑》《中華詩藝社》《新上海文友群》《上海詩苑》(百家騷客論壇)總監兼講座主持人。 先後獲“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賽金獎;《第二屆中國詩歌展》金獎;《首屆中國鄉土田園詩人獎》銀獎;等!    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作家在線會員!中華散文網創作員。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律詩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