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名人對聯顧複初和他的對聯

顧複初和他的對聯

2019-05-10 22:57:39有趣的學長TheStoryTeller 0條評論

我一直相信一個藝術家的作品風格和他的人生閱曆是有聯係的,不管他從事什麼藝術:寫作、書法、繪畫,抑或是音樂。人生閱曆是形成他作品風格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條件之一。從今天開始,我會結合作者生平為大家介紹一些對聯名家和他們的對聯,說起來好像我會按時更新一樣,嗯,這裏就說一下更新的頻率吧:每當我想起來的時候,我就會更新。


前文回顧:

自然、典雅,李漁和他的對聯

隨性、狂放,鍾雲舫和他的對聯

淡雅、工麗,梁章钜和他的對聯

從容、考究,俞樾和他的對聯

穩健、狡黠,趙曾望和他的對聯

樸實、誠摯,李彥章和他的對聯

*乏善可陳,吳俊仁和他的對聯

中秋特別篇:蘇軾和他的對聯

沉穩、厚重,成惕軒和他的對聯

輕盈、悠遠,江峰青和他的對聯


之前咱們提到的諸多聯家,雖然在對聯這方麵都具有極高造詣,但他們都還有些更加主要的身份,他們的自我認同必不以自己為文人雅士,如梁章钜、李彥章、江峰青是為民請命的朝廷命官,俞樾、成惕軒是著書研習的教書先生。而今天我們要看到的這位,雖然他也有過各種各樣的經曆,但他對自己的認同似乎就單純的是一個文人雅士。他就是顧複初。

顧複初不僅是出色的對聯家,他的書法、繪畫也相當厲害。沒找著他的照片,就拿書法作品來湊合一下吧。

顧複初,又名旭,字幼耕(一作幼庚),又字樂餘、子遠,號道穆、聽雷居士。他生於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卒於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這個和網上一般資料有所出入的生卒年份,乃由四川省楹聯學會馮修齊先生考證。馮先生工詩聯,對佛教文化也頗有研究,在他編纂的《龍藏古寺》一書中,載有生前與顧複初來往頻繁的一位高僧——雪堂和尚的年譜,另有《顧(複初)何(元普)黃(雲鵠)年譜》,係草稿,尚未發表。得知晚輩有了解顧複初的想法,馮先生隨即賜書。在此也向馮先生再次致謝!

顧複初還有兩個名號,一是晚年題署落款時用的潛叟,一則是曼盧山人。顧複初的出身符合典型聯家的出身規律,同樣是書香門第,而他的父親顧元熙,則是年少及第,官至翰林侍講,換句話說也就是皇帝的文學顧問。那在顧老先生的熏陶下,我們可以相信顧複初不成為文人雅士比成為文人雅士還要難。顧元熙在顧複初六歲的時候因病辭世,葬於曼盧山。顧複初以此為號,可見一個“情”字在他心中的地位。

顧複初出生在江南,從小聰明好學,後來進入國子監,詩文書畫無不精通,可惜考場上缺點運氣,屢試不第。據資料顯示,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37歲的顧複初曾出居庸關遊曆。雖然從6歲到37歲這段時間我們暫時無法知道顧複初的生活細節,但這次外出,可能也是顧複初在書齋裏許多年後“學毛線阿,老子不學了”的一次內心釋放。

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寫聯不避重字的文學愛好者何紹基擔任四川學政,特別邀請顧複初前來和自己一起襄校試卷。這份工作對於咱們的國子監高材生的顧複初自然是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何紹基對顧複初也愈加器重。考試之餘,他們還討論詩詞,研賞書畫,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和別人交流,這應該是顧複初最開心快樂的事了。

曆史上隻有快樂的時刻,卻沒有快樂的時期。兩年之後,何紹基離任,顧複初打算回歸江南,可是剛好遇上太平天國西征,有家難回。顧複初隻好出資捐了個貢井縣丞的小官,打算以俸祿贍養老母,但這肯定不是顧複初想要的追求。一年後顧複初辭去貢井縣丞,改任從六品京職光祿寺署正。

鹹豐七年(1857年)到鹹豐十一年(1861年)這段時間裏,顧複初曾經回到過自己的家鄉,但是這些日子裏所經曆所目睹的往往都是水火刀兵下的淒迷之景。這些經曆可能也為晚年顧複初愛去找雪堂和尚聊天埋下了伏筆。

鹹豐十一年,滿洲鑲黃旗人完顏崇實以成都將軍的身份入蜀,顧複初受邀為其掌箋奏,有時還代筆作詩撰聯。說了半天終於扯到今天咱們的主題上了,我們來看以下兩副對聯:


漢昭烈帝陵

使君為天下英雄,正統攸歸,王氣鍾樓桑車蓋;

巴蜀係漢朝終始,遺民猶在,霸圖餘古柏祠堂。


武侯祠惠陵

一抔土尚巍然,問他銅雀荒台,何處尋漳河疑塚?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漢代官儀。


惠陵其實就是昭烈帝陵,這兩副對聯最初落款都是完顏崇實所撰。但仔細閱讀的話不難發現,兩副聯作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前作強調王權,後作偏於懷古。1957年,土家族書法家劉孟伉補書後作,並在聯側跋語雲:“此聯舊署長白崇實撰,長洲顧複初書,其實撰書並顧一手所為。原刻久佚,今補,仍以漢分法。”

接下來的時間裏,顧複初先後又在駱秉章、吳棠、李瀚章、丁寶楨、劉秉璋等五六任四川總督處擔任幕賓,莫不受到優厚禮遇。其間不少顧複初還與不少文人雅士有詩詞唱和,並與龍藏寺詩僧雪堂和尚頗有交流。


新都新繁龍藏寺

立不二法門,隻履西來,傳衣南去;

住大千香界,岷山北峙,沱水東流。


龍藏寺潛西精舍

花竹蔚然深,路轉溪回,惟有伊人自來去;

波瀾不複起,風清月朗,且隨居士證聲閑。


又  潛西精舍

詩思梅花香裏;

禪機流水聲中。


無  題

蕭疏外聲利;

剛健含婀娜。


成都大慈寺

六根皆入菩提,行亦得,坐亦得,得無所得,乃為真得;

萬善同歸極樂,生不來,滅不來,來者非來,是名如來。


賀僧含澈六十壽

參有情禪,經滄海水;

具無量壽,如恒河沙。

*僧含澈即雪堂和尚。


顧複初傳世的對聯似乎不多,這些作品看起來都是比較簡單的寫法,放在今天看來也是相對淺顯易懂的。顧複初的文學功底不可謂不深厚,然而寫聯的時候卻舉重若輕,在同時代的諸多選手中算是比較前衛的一個了。


杜工部草堂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詩史堂吟廬集句

眼中突兀見此屋;

獨立蒼茫自詠詩。


古柏亭集句

柯如青銅根如石;

花為四壁船為家。


昭烈廟

臣本布衣,一生謹慎;

君真名士,萬古雲霄。


馬王廟

卜王道其昌乎,看天馬來從西極;

此房星之精也,有蒼龍見於東方。


望江樓崇麗閣

引袖拂寒星,古意蒼茫,看四壁雲山,青來劍外;

停琴貯涼月,予懷浩渺,送一篙春水,綠到江南。


成都風神廟

怒者誰邪,看九天雲垂,四海水立。

靈之來兮,有冕旒秀發,旌旆飛揚。


題湖北鹹寧鳳雛庵

造物多忌才,龍鳳豈容歸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


池  上

老作諸侯客;

權呼小墨池。


顧複初的對聯,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工部草堂聯、崇麗閣聯和風神廟聯了。


工部草堂聯看似即景抒情,其實一個“亦”字不僅暗含了古今諸多流寓名士,也感慨了自己,但是接下來說“有長流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則以曠達胸懷收尾。

崇麗閣聯雖題寫崇麗閣,卻完全不顧崇麗閣,而是自說自話,兩對集句開頭,隨後以“青來”、“綠到”收尾,宛如大筆寫就,氣象恢弘。

風神廟聯則是我說顧複初風格前衛的最典型例子,簡單的四言句起,領字+自對句收,自對純用虛寫,像極了現代某些網絡聯手的風格。

顧複初壽至耄耋,晚年間親友離世讓他悲愴感喟,是作若幹歌辭以撫今追昔。同治十二年(1873年),60歲的顧複初作了《菩薩蠻》一首,題為《感懷舊人無一存者》。其詞內容暫未得見,僅從標題,我們已經能夠感受到曼盧山人的那股遺世悲涼。

二度入蜀之際,顧複初續娶菱波女史範雒娟,光緒元年(1875年)初,範雒娟病逝,顧複初作《悼亡範宜人》七律八首,並將以往寫給她的詩詞納入棺中。是年三月,顧複初前往龍藏寺為亡妻尋找墓地,雪堂和尚贈以寺南吉地,顧複初撰《繼配範宜人誄》。五月,顧複初將亡妻靈柩殯於龍藏寺法雲院,作五律詩八首,又作《重悼》七律詩四首。十月,動土建墓,並營生壙,顧複初自題墓聯雲:


美人名士一抔土;

蜀水吳山萬裏魂。


這段經曆在馮修齊先生提供的《顧複初年譜》中記載相當細致,許是因為這段時間和雪堂和尚交流頗多,由此及彼的緣故。再聯係文章開頭說到顧複初“曼盧山人”,則其一生篤情,可見一斑。

光緒二十年(1984年),甲午戰爭爆發,81歲的顧複初病逝於成都,雪堂和尚遵其遺囑,將他葬於原建生壙,與菱波女史同穴,並題聯雲:


識君時閱三朝,說法人間,宛如摩詰居士;

長我年多十歲,論詩方外,渾似東坡先生。


此聯較之顧作更加淺顯,但工穩之餘,足見拳拳交心。

顧複初的對聯,如果要用兩個詞來概括的話,我覺得除了前衛,還有就是深沉。因為小時候出生於標準書香門第,父親早年去世也無礙自己帶著天賦進入國子監,年少時候必定懷揣著讀書經世的夢想,然而屢試不第之後出遊居庸,加上後來擔任幕僚的經曆,想必使象牙塔裏的讀書人已逐漸認清了世情險惡、人心不古,於是抱著一顆深沉的心,抱著一個文人雅士的身份與周圍人斡旋。晚年遇到的雪堂和尚,卻似窮極一生所要尋找的知心朋友,因為兩人有著一樣對純潔無垢的追求,所以自己的最終歸宿所托付的人,不是某個文人、某個官員、甚至某個親戚朋友,而是一個身居世外、與世無爭的和尚。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顧複初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