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雙減”新政下,中小學校對聯教育更有可為

“雙減”新政下,中小學校對聯教育更有可為

2021-08-14 22:23:39曾小雲曾聯惠對聯課堂 0條評論

7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提出從校內、校外兩方麵減輕學生負擔的具體措施。“雙減”新政下,中小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如何調整思路開展對聯教育?

結合近來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關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筆者提出三點粗淺意見和建議,僅供參考。

首先,充分認識學校對聯教育的新機遇:對聯有望納入課後服務項目的大盤子

對聯(對對子)課曾是我國古代教育的主流、常規科目,現代教育興起後逐漸式微。目前,學校教育並未將對聯作為一門學科。學校開展對聯教育,一般是以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名義進行,作為語文教育的一小部分內容,教師由語文老師兼任,重點講授對聯寫作的基礎知識。

在“雙減”新政下,由於增加了課後服務時間,縮減了校外培訓時間,學校對聯教育必將拓寬發展空間,有望納入課後服務項目的“盤子”,與詩詞等傳統文化合並成為一門課程,甚至成為與音樂、美術、書法等同級的相對獨立的學科。

在這一大好形勢下,學校對聯教育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其次,更加明確學校對聯教育的新定位:對聯是橫跨多個領域的大學科

對聯從屬於什麼學科?以往學界在對聯是否應進入文學殿堂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雙減”新政下,這個爭議似乎沒有多大意義。

跳出對聯看對聯,既不能僅視為語文的一小部分,也不應自縛於傳統文化範疇,也不宜籠統歸類於素質教育。對聯應該是橫跨語言、文字、文學、文化、藝術、思維等領域的“大學科”,這是筆者對學校對聯教育的新定位。

學校對聯教育不能僅僅是講授對聯寫作,還應該拓展德育、美育、思維教育等更加豐富的內容。

比如從美育角度考察,對聯之美美何如?至少有漢字之美、書法之美、繪畫之美、意境之美、均衡之美、裝飾之美等內涵。

又如從思維科學角度觀照,對聯寫作過程中,至少伴隨靈感思維、聯想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邏輯思維、創新思維等多種思維活動。

因此,藝術教育、美育,不應僅僅是書法、美術的專屬,還應有對聯、詩詞的一席之地。

對聯老師應該衝出舊藩籬,走進新領地,自由出入於語言、文字、文學、傳統文化、素質教育、藝術教育、美育、思維教育等領域之間,大大方方、名正言順地開展對聯教育,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寄於語文學科的籬下。

第三,努力形成學校對聯教育的新力量:對聯教育需要全社會參與大合唱

學校對聯教育不能僅僅依靠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還需要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教育部門在製訂“雙減”意見實施方案時,要強調對聯、詩詞在語文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素質教育、藝術教育、思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將其明確列入課後服務項目清單;要征集、開發對聯線上教育資源,發布於中小學線上教學平台、學習強國等網絡平台。

學校要高度重視對聯教育,將其納入課後服務的“盤子”,加強師資力量,可聘請專家、誌願者作為對聯教師;在編排課後服務課程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或成立對聯興趣小組,或將對聯單列為一門課程,或與書法、美術等同時納入藝術教育、美育課程,或與校外機構開展對聯文化研學實踐活動。

教師要研發對聯教育新教材,突破原有的以對聯寫作為重點的編寫思路,加強藝術教育、美育、思維教育的內容。

語文中考、高考應加大對聯的考查力度,並將考查重點從對聯寫作的基礎知識轉向曆史文化、審美素養等。“美育進中考”要體現對聯的考查內容。學校對聯教育不應以應付語文、美育考試中的對聯題為主要目標,也不宜以培養對聯家為主要目標。

各級對聯組織要主動融入學校對聯教育,為編寫教材、培養師資等提供指導和服務。

對聯理論界要拓寬研究視野,運用跨界思維,從語文、書法、傳統文化、素質教育、藝術教育、美育、思維科學等多角度研究學校對聯教育,為對聯教育提供理論支撐。

對聯或其他學科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可發揮優勢,在教材、師資、研學等方麵提供助力,如研發契合“雙減”新政的新教材,開展公益性教育培訓和師資培訓,舉辦對聯夏令營、對聯文化遊等對聯文化研學實踐活動。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學校對聯教育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